top

林州市司法局河顺司法所所长崔赋存:群众信服的“乡村判官”

作者:王晓楠   发布时间:2019-04-26 10:14   来源:安阳日报

群众信服的“乡村判官” 
——记林州市司法局河顺司法所所长崔赋存

崔赋存(中)在调解纠纷

基层问题、矛盾各式各样,小到“鸡毛蒜皮”,大到“人命关天”,无不影响着社会的安宁与和谐。人民调解员在解决矛盾纠纷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他们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幕后英雄”。在林州市河顺镇,就有一位从事基层调解工作20年的“金牌调解员”——崔赋存。从事司法工作以来,崔赋存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360余件,疏导化解信访案件300余起。2012年,他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2016年6月,因其卓越的调解能力,林州市司法局在河顺镇成立“崔赋存调解工作室”;2017年2月,他被市司法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18年11月被河南省司法厅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誉称号。4月18日,记者跟随这位远近闻名的“乡村判官”,体验了基层调解员的工作日常。

  调解纠纷的高手

  当天8时许,记者赶到时,崔赋存已经在田间地头进行调解快1个小时了。原来,张某和王某一大早因为盖房争吵了起来,害怕矛盾激化,群众立刻想到了崔赋存,一个电话,崔赋存马上就到了。

  9时,调解仍在进行,两家都说着自己的理由。盖房子就图个称心如意,这时候调解不到位,两家搞不好会结一辈子仇。崔赋存心平气和地对张某说:“你们两家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往后总要共事。你家的房子在前,地理位置上在西面,俗话说得好‘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你盖房子时王某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你得考虑人家的感受。”张某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我自己盖房子还得听别人的意见吗?再说,有话不会好好说,一说就是不叫盖房子,他以为他是谁!”王某瞪起眼睛说:“好好说,好好说你能听?”一看双方又要吵架的样子,崔赋存一嗓子喊了上去:“有话不会好好说,说不下去叫你们爹妈来,都是炮仗,没点就着。”崔赋存在河顺镇做民调主任好多年了,处理问题大家都服劲儿,这一嗓子,两家都安生下来。

  10时,崔赋存把道理摆开,劝说了一会儿,两家慢慢都作出让步,最后决定按照村里统一规划的高度建房子,谁家也不例外。张某得到明确说法,房子就只能建那么高,一视同仁,于是心服口服。王某也放了心,房子都是固定高度,对自家没妨碍,邻里之间也不用生气。看到双方握手言和,崔赋存笑了。

  解决了这起纠纷,崔赋存起身往司法所的方向走去。“我可能与司法有缘,刚参加工作就进了司法所,这么多年就没挪窝。调解不光要公平、公正,还要有耐心,要站到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上处理问题。”路上,崔赋存边走边告诉记者。

  社区矫正的好手

  将近11时,崔赋存回到了司法所。“崔所长,我准备‘五一’结婚,今天既是来汇报思想,也是给您送喜糖来了。”说话的是一名叫李某的男子。“是崔所长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放下了思想负担,不但有了工作,还谈了个漂亮能干的女朋友。”李某说。

  原来,23岁的李某因寻衅滋事罪被法院判了缓刑,在河顺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面对自己不光彩的经历,李某一度很消沉。“年轻人犯错误并不可怕,以后的路长着呢,只要改正了,照样有光明的未来。”崔赋存如慈父般的教导温暖了李某的心,使其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目前,河顺司法所在册社区服刑人员38名,虽然他们都曾经触犯法律,但在崔赋存看来,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

  12时,崔赋存简单吃过午饭,径直走向镇上的一户人家。“前段时间,61岁的刘某骑自行车不慎撞死一位老人,被法院判处缓刑,并赔偿对方6万元。刘某家庭生活困难,这起事故让他一度消沉,甚至想轻生。我很担心,经常去他家里开导。”崔赋存边走边说,“解开心头的疙瘩后,刘某像变了个人似的,给女儿带孩子、做家务,每天乐呵呵的,还当上了社区矫正人员小组组长,现身说法帮教他人。今天,我把她的3个女儿召集到了一起,让她们轮流照顾母亲,保证刘某没有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在崔赋存的带领下,河顺司法所的社区矫正人员思想稳定、遵纪守法,在安置帮教的人员中也没有出现重新犯罪的情况。

  普法宣传的能手

  从刘某家出来已经14时30分,崔赋存去参加了在河顺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河顺司法所法治进校园活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一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情……”崔赋存就预防青少年犯罪、防止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做了专题讲座,该校5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崔赋存用身边或周围发生的事例阐述了一些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法律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17时30分,讲座结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法治宣传要从青少年做起,入耳入心。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宣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青少年防范伤害的意识,为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筑基垫路。”崔赋存说。

  多年来,崔赋存坚持深入学校、厂矿、农村、社区等地,免费为群众讲授法律知识。为了使百姓喜欢听、愿意听,他因人施教,给党员干部讲课,就讲发生在干部身上的事;给村民讲课,就讲发生在乡间田野的事;给学生上课,就引用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案例,使大家深受启发。

  一天的体验下来,记者感受到,调解工作最需要的是群众基础,责任心、耐心、热心、真心缺一不可。基层司法所的工作琐碎而复杂,崔赋存却干得津津有味。“我愿意在基层司法所干一辈子。”崔赋存这句话深深烙在记者心里。

责任编辑:郭聪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