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16年我市经济发展成绩单:抓升级促转型 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作者:同亮 晶晶   发布时间:2017-02-09 08:27   来源:安阳电视台

题目:抓升级促转型 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6成绩单之二

  

  2016年,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下,安阳市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市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了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工业经济由粗放增长转为集约、节约增长,由资源投入转为技术提升,由高排放、高能耗发展转为绿色生态发展,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优化提升,促进了新经济的加速成长。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属于电绝缘玻璃纤维制品的范畴,是电子工业重要的基础材料。由于生产技术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被视为纺织系列产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像规格为7628的玻纤布,主要应用于一般信息产品,而用于薄板的规格为2116与1080、106的玻纤布,多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军事等高技术产品。

  林州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陶应龙“目前来讲,国内能做的只是(规格为)7628一个单一的一个厚布。但是我们目前可以做到(规格为)1080、106和1067这样超薄布。目前这些产品都是在国外的,可以说我们打破了他们在这一高端产品的垄断。”

  林州光远新材料科公司就是我市向科技要效益,向转型求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的老工业基地,我市转型任务重、压力大。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擎起转型升级的大旗,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工信委党委书记 彭水岩“2016年,我市的工业转型升级有了新突破。一个是传统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安钢集团公司的冷轧薄板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经竣工投产,这有效提升了全市工业结构;第二是高成长性产业进一步壮大,2016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6.6%,这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第三是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林州市光远电子布二期投产、示范区的强基精密制造产业园建成了第一条智能精密制造生产线。2016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同时,安阳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也有新的行动,我们将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作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集群引进的重点区域。”

  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出路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高成长服务业大市、现代农业示范市的目标,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服务业,培育网络经济新业态,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记者付晶晶“作为传统工业强市,安阳的转型升级不能仅仅依靠工业,发展迅速的现代服务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去年,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景区晋升5A级景区,我市成为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内黄果蔬城、万庄物流园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实施,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日益显现。“互联网+”39个专项行动稳步实施,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成,企业云、政务云、民生云全部上线运行。中部易商谷、豫北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全省首家“中国生产力众创空间”建成投用。1189个行政村开通电商服务站。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占生产总值比重42.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在二产、三产转型提质增效的同时,一产农业也呈现了稳中调优的态势。去年,我市粮食总产219.5万吨,优质强筋小麦达到50万亩。新建高标准粮田30.1万亩。农业产业化集群收入282.3亿元。新建、扩建现代农业园区32个,新增面积5.2万亩,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13个,养殖示范场18个,“一环四线两组团”都市生态农业旅游线路基本形成。农民合作社达到3513个,家庭农场达到1012家,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5%,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全面加强。

  记者付晶晶:“科技创新是支撑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还始终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关系长远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抓好落实,通过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搭建平台等手段,加快工业、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去年一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15家,取得了历史新高。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2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0多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

  在当前“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过去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步入“寒冬”,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难,安阳要谋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去年,我市确立了“11355”基本发展思路,突出转型升级这条主线,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电子信息、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精密铸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金融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层次。这些举措都有效地遏止了经济下滑势头,呈现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同时,实践也告诉我们,惟有加快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才能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为稳定增长、提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李艳丽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