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聚焦安阳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逐梦沃土拓富路

作者:李扬   发布时间:2017-07-26 08:58   来源:安阳日报

 
生态园工人在葡萄种植基地忙碌

逐梦沃土拓富路
——安阳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侧记


  园区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栋栋温棚排列有序,整齐别致;果蔬基地瓜果飘香,笑声朗朗……盛夏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园区基地,安阳市都市生态农业大发展的美好画卷渐次展现在记者眼前,各地火热忙碌的工作场景令人欣喜振奋。

  “截至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园区达165个,总面积达85.3万亩。其中,都市生态农业园区数量超过半数,达85个。”7月20日,市农业局(畜牧局)副局长、总农艺师朱丽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紧密围绕保障“菜篮子”供应、服务群众生态休闲体验需求的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眼下,全市都市生态农业呈现出全面开花、模式多元的良好发展态势。

  我市近年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全力以赴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为重点,逐步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县城为补充,点线面相衔接、大中小相配套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优化空间布局

  炎炎夏日,骄阳如火,室外气温接近40℃。在位于汤阴县菜园镇的安阳恒大农业种植基地,浇水、除草、整地,工人们挥汗如雨,忙得不亦乐乎;摘果、摄影、嬉戏,游客们与大自然拥抱,玩得舒心尽兴。

  安阳市恒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连喜表示:“生态农业园以突出农耕文化之魂、绿色田园之韵为目标,打造集农业观赏、游园采摘、吃住游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好去处,目的是留住乡村记忆,延续历史文脉,让人们热爱农业、享受农业。”

  近年,该公司突出发展重点,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将整个生态园划分为生产区、农业示范展示区、农事体验区、观光区、采摘区、加工区、拓展训练区等多个区域,游客可依据个人喜好进入不同区域进行休闲娱乐。

  这只是我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按照全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围绕保障供应、休闲观光、生态生活等服务功能,根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异和区域比较优势,我市着力构建“2233”(即两圈、两岭、三区、三带)的空间布局,做强蔬菜产业,做优休闲农业,打造我市都市生态农业亮点。“两圈”即30分钟都市生态农业核心圈、60分钟都市生态农业辐射圈;“两岭”即北岭生态农业旅游区、南岭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三区”即殷商农耕文化传承展示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三带”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走廊带、红旗渠休闲农业旅游带、黄河故道立体生态农业观光带。

  各地根据全市总体发展规划,紧扣重点区域、重点线路、重点园区,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抓好蔬菜、果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生产,稳步增强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不断提高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促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农业功能,重点发展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都市生态农业,形成不同的发展类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强化载体支撑

  来到内黄都市生态农业综合区,步入内黄农业科技博览园的种苗繁育区,一座座智能温室集中连片,蔚为壮观;精品蔬菜展示区内绿叶菜枝繁叶茂,果实菜圆润饱满;休闲区中小桥流水,诗情画意……

  “我们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开发了农业观光采摘、农业科普教育等项目,形成了实用技术研发、可持续性生活倡导等生态农业互助互联网络,让更多人体验农耕乐趣、学习农业知识、提升健康品味、享受绿色生活。”该博览园的相关负责人马春松对记者说。

  我市近年按照“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总体思路和“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建设要求,在全市启动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工程;严格园区建设标准,集成优化现代农业要素,积极引入现代组织方法和手段,着力培育农业知名品牌;把园区发展与“菜篮子”工程结合起来,做强蔬菜产业,发展休闲产业,做到产业特色鲜明、产品优质安全、运营模式先进、设施装备优良、科技支撑有力、质量标准领先、功能效益明显,使之成为全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亮点,示范引领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此外,我市积极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加强农业与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乡村旅游的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着力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生态农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农业旅游景点,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依据都市生态农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一环四线两组团”都市生态农业游。“一环”即环城特色农业休闲游;“四线”即东线——农事活动体验游、南线——农业生态观光游、西线——休闲养生度假游、北线——殷商农耕文化游;“两组团”即红旗渠休闲观光农业游组团、黄河故道农耕文化游组团。举办好西瓜节、草莓节、垂钓节、葡萄节、桃花节、红枣节等一批特色休闲农业项目,进一步推动创意农业发展,培育知名农业旅游品牌,丰富产品内涵,引导群众参与、体验农业生产,购买、消费特色农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当前,各地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载体建设,突出示范带动,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不断拓展园区休闲、娱乐功能,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市农业局(畜牧局)市场科科长陈世安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市都市生态农业一项,就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收入5000多万元。

  
增强发展动力

  “这批尖椒品种不错,长势非常好。”殷都区浩宇农庄负责人付向东高兴地说,“这两天,尖椒已经进入采摘收获期。”

  7月18日上午,记者在浩宇农庄看到,不少游客慕名来到这里自己动手收获尖椒,体验采摘快乐。

  据了解,创办于2009年的浩宇农庄如今已形成以农作物种植、旅游观光、特色餐饮、食品加工、活动实践及拓展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综合实体。多年来,该农庄坚持“健康为天”,秉承“做事先做人”的企业原则,引入“国际慢城”的健康生活理念,打造都市健康“慢生活”,这里成为安阳乃至周边地区群众休闲娱乐、修生养性的都市“后花园”。

  “这里过来两个人,把破损的袋子取下来,再套上新袋;那边去几个人,把地里的杂草清理一下。”正午时分,在位于安阳县永和镇的兴和生态园,记者见到张荣亚时,他正在葡萄种植基地指导工人工作。

  今年50岁的张荣亚原来是北京市大兴区一家生态农庄的技术员,从事果蔬种植及管理工作十多年;一个月前,他被兴和生态园的负责人常合印高薪聘请到园区工作。技术娴熟、管理经验丰富的张荣亚短时间就把生态园管理得井井有条。

  兴和生态园于2015年流转土地1000多亩,种植果树5万多株,林下还套种了多种蔬菜。

  常合印认为,土地流转政策“激活”了大户承包积极性,使农民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解放了出来,让规模化农业变成了现实。

  目前,在兴和生态园,打工群众有50多人,放下锄头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了工人,有了双份收入。常合印介绍,每月他的生态农业园给工人开出的工资就要10万元。

  近年,我市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断增强发展动力;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推进规模经营;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主导产业领办和建设园区,通过园区实现传统经营向企业经营的转变,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构建以农户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产、学、研结合,全面深化园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积极鼓励园区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将园区集中打造成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样板区;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促进都市生态农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李艳丽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