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三论从严从实抓好环保整改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6-11 17:27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本报评论员

  南乐向“白色污染”宣战,在我省率先出台“禁塑令”;鹤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农村实现冬季清洁取暖;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新密市、禹州市、济源市、兰考县、汝州市等5县(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我省很多地方都在积极行动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的状况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践行;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科学管理,也离不开企业、个人的多方参与。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人人动手,从我做起,才能再造“绿水青山”。

  企业要以创新开辟绿色发展新路。环保不是堵企业发展路,而是倒逼企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司法机关加强环保公益诉讼,对破坏环境的企业,不仅会判处罚金,还要判罚修复被污染环境,甚至对污染责任人判刑;安钢等企业既要稳定发展、更要碧水蓝天,集约经营、严控排放,靠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走粗放利用、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只有死路一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才能浴火重生。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还要重视与周边社区的融合,让周边群众真正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在监督中加深理解,形成良性互动,既创眼前利润,又积万世功德。

  环保公益组织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成为重要的建设性力量。深入调查环境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主动深入企业,监督引导其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环保公益组织在我国已具有环保案件诉讼主体地位,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要依法大胆亮剑,提起诉讼,及时发现、制止和惩戒环境违法行为,在推动各类环保问题的解决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公民都要强化环保意识,切实以行动促环保。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首先要在观念“绿色”起来,在关注污染危害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还是环境的参与者,不环保的生活方式会造成污染,努力形成绿色生活的自觉。要把环保意识融入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购物时尽量使用可降解的包装袋,尽量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不乱扔垃圾,随手关灯……从每时每刻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同时,当好环保监督的“眼睛”和“耳朵”,对破坏环境行为勇敢抵制和举报。总之,自觉摆脱旧习惯,八小时内外,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向节能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人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无论人如何进化,人类来自自然界,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来自自然界;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无比珍爱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形成“以浪费污染为耻,以节约环保为荣”的社会风气,描绘山水相连、花鸟相依、海天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河南日报》2018年6月10日1版)

  相关链接:

  确保改彻底、改到位——二论从严从实抓好环保整改


  □本报评论员

  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河南开展“回头看”本月初开始,截至6月8日,督察组向我省转办信访举报件共7批778件,已办结147件。从总体办理情况和势头来看,全省各地已积极行动起来,并及时向督察组上报处理情况,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和良好态势要保持下去,确保改彻底、改到位。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2016年11月16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督察意见后,省委省政府坚定政治自觉,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出台一系列整改措施,分解任务、建立台账、追踪问责,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努力巩固整改成果。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以“回头看”为契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各项要求,从严从实,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增加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立即行动起来,全面组织排查辖区内环保隐患,对于整体情况和问题集中点要心中有数,了然于胸。要处理好环保督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搞“一刀切”,杜绝“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敷衍应对做法,而要真抓真改,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着力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保督察根本目的是为民生而谋,我们要以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以解决群众身边的污染问题为重点,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要在监督中注重发动群众的力量,“群众的眼睛、鼻子、耳朵是最好的检测仪器”,环境好不好最终也要由老百姓说了算。

  奖惩分明,才能激发干劲。我省已建立完善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制度体系,明确压实了各级各部门的主体责任。近期,信阳从快从严处理了淮河流域滥采河砂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对罗山县主要领导等一批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一年来,全省支偿得补金额均超2亿元,就是让好的真得利,差的坐不住,让“环境也是成本”的理念变成现实。要整改彻底,各地要敢于斩断利益链,打掉污染环境事件背后的保护伞,对破坏环境事件“零容忍”,还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患未然,力争把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值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负重前行、迎难而上、奋发有为,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美。(《河南日报》2018年6月9日2版)

  提高政治站位 推动绿色发展——一论从严从实抓好环保整改


  □本报评论员

  环境保护持续发力,绿色发展引领变革,督察利剑再次出鞘。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到河南开展“回头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紧盯不放,一盯到底,不达目的决不松手。

  增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首要的是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亲自推动,身体力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一定要站在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入扎实践行这一根本大计、根本遵循。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还要深刻认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重要意义。环保督察是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安排,开展“回头看”是推动环保督察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亲自倡导并推动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对河南而言,“回头看”是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和把脉问诊,我们要将全力支持配合“回头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使这一过程成为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新发展理念的过程,成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提升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2016年7月至8月,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南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我省高度重视,把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机遇,以整改推动工作,以工作体现整改。不到两年时间里,我省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认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一大批热点难点环境问题进一步解决,全省大气、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些企业依然抱有侥幸心理,一些环保执法人员仍然存在观望心态,一些地区落后产能的消解任务依然很重,一些根深蒂固的违法利益链并没有从根本上斩断……凡此种种,都提醒我们形势依然严峻,丝毫松懈不得。

  早转早主动,越晚越被动。这段时间以来,黄柏山林场的绿色奇迹感染了不少人:秃山变成林海,荒原变成绿洲,展现出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我们要按照中央最新要求和部署,以“回头看”为契机,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当明白人、做明白事,认真配合“回头看”,全面深入“再体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不查清不放过,不到位不收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更加注重系统谋划、标本兼治,调结构促转型,努力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河南日报》2018年6月8日1版)

责任编辑:王建民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