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汤阴高位截瘫小伙郭永卫用竹竿敲出18万字小说

作者: 赵 慧   发布时间:2018-09-15 09:02   来源:安阳晚报

原标题:

汤阴高位截瘫小伙郭永卫用竹竿敲出18万字小说
著书《逃亡》 决不做逃亡者 


  2018年的8月,对于家住汤阴县任固镇赵庄村的郭永卫来说,是人生中值得纪念的月份。这个因意外事故而高位截瘫的农村小伙,在经历了希望、失望再到绝望之后,最终重拾生活希望,依靠着不太灵活的右臂,一部手机、一根竹竿、一台电脑成功创作18万字的小说,并成功出版。9月9日,记者来到郭永卫的家中,了解小说出版前后的故事,倾听他内心不愿向命运屈服的呐喊。



   根据自身经历创作小说《逃亡》

  到达郭永卫家时,他的母亲早早等候在那里,见到记者赶忙热情招待。堂屋里,十几个纸箱子整齐摆放在墙边,其中一个已经打开的纸箱子上,摆放着一本名为《逃亡》的小说,作者署名为“劳力”。老人表示这正是郭永卫创作的小说。

  堂屋一侧就是卧室,郭永卫正平躺在一张类似医院病床的单人床上。“我刚刚坐着有些累,才躺下来休息一会儿。”他告诉记者,那次意外之后他瘫痪在床,还落下了病根儿。到了湿气太重的季节,他只能终日昏昏沉沉躺在床上,如果坐起来就感觉呼吸困难。“立秋之后,气候干燥了,我才能坐起来。”说着,郭永卫让母亲帮他把身子转向左侧,调整到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和记者聊天。

  “这是你的笔名?”记者指着小说封面署名的 “劳力”二字问。郭永卫回答:“是的。我虽然无法重新站起来,但我不会倒下的。我希望自己能重新走入社会参加劳动。”

  “小说为什么要叫《逃亡》?”面对记者疑惑,郭永卫介绍:“这部小说是根据我自己的故事改编的,取名《逃亡》是告诉自己、也告诉大家不要做命运的逃亡者。”

   阅读大量名著 重拾生活希望

  记者翻开小说,故事的开头这样写着:“故事发生在泉州市管辖的一座小镇的一家工地上,当时七月,正是赤日炎炎暑气肆意的月份。”郭永卫说,故事开端主人公福生遭遇事故的情形,就是他出事故时的场景。

  “那是2006年7月,我在福建泉州一个工地上打工。当时我站在梯子上正常干活儿。突然,一旁的切割机漏电,我被电流击倒后失去意识,是工友把我送到医院的。”郭永卫平静地回忆着那个夏天发生在他身上的变故,“当时我胸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医生只说我是颈椎关节骨折,没有明确说我今后是否还能重新站起来,但是护士一直鼓励我,我也相信还有希望。”

  郭永卫从出院回到家中后,继续坚持每天锻炼,母亲也每天帮他做按摩。但是两三年过去了,他的身体却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唯一能活动的只有一双胳膊,双手只能勉强握住东西。残酷的现实让他失去了信心,随后患上焦虑症,更是让他感觉不到生存的意义。

  一次,邻居来探望郭永卫时,送来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整天躺着无所事事,郭永卫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拿起了小说。没想到,他一下子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深深打动。“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他给予了我力量与勇气。”渐渐地,郭永卫从绝望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之后,他没有停止阅读,又相继阅读了《牛虻》《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作品。“这些书中的人物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我和他们对话,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也用他们的故事激励自己。”郭永卫说,“书看得多了,我开始有了把自己故事写出来的想法。”

   克服困难 用竹竿敲出18万字

  看着郭永卫无力的双臂,无法紧握的双手,记者有些好奇他是如何进行小说创作的。“我主要是靠手机和手写。”郭永卫说着扬了扬下巴。记者顺着他的视线,看到在床头柜上摆着一摞稿纸,上面写满了字。

  2012年,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郭永卫开始创作小说。“我的手握不牢笔,一天最多写2000个字,时间长了就会不自觉地抖。为了方便创作,一开始我是在手机上打字。那时候用的还是老式按键手机,里面有一个草稿箱功能,最多可以保存10条草稿。一条草稿能编辑四五百字,我就一个字一个字编辑。等草稿箱满了,我再誊到稿纸上,然后清空草稿箱,继续下面的创作。”郭永卫说,一开始用手机,他只能用指甲盖去按键,发现不方便,后来就改成用筷子去点。

  两年后,小说写完了。郭永卫读了一遍,发现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没有写出来。“我又推翻了重来,差不多又花了两年时间。现在出版的这本小说内容是第二稿完成的。”他说,“第二稿完成后,我读了一遍感觉还可以,又拿给我大哥和两个网友看,他们都觉得不错。”

  这时,郭永卫有了出版小说的想法。于是,他修改后又认真誊了一遍准备投稿,谁知询问后才知道投稿只要电子版。

  “那时我坐在轮椅上,用两只手夹住一根一尺长的竹竿,一只手控制方向,另一只手控制敲击力度,然后打字。”郭永卫一边说一边费劲地比画着。就这样,他又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用竹竿在键盘上完成了18万字的小说《逃亡》电子版。

  小说出版 设定人生新目标

  小说投给了一家专门做众筹出版物的出版社。经过几个月的众筹,仍然距离最低印刷册数所需费用有一定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补足,郭永卫小说出版的计划只能搁置。几经考虑之后,他决定自己补齐差额。他和家人东拼西借凑足了费用之后,今年8月,小说终于顺利印刷出版,送到了他的手中。

  看着印刷好的小说,郭永卫回忆起这几年的创作过程,感觉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他阅读了很多优秀小说作品并不断学习别人如何遣词造句。创作的时候,他常常为了一个词的使用而斟酌很久。“比如我想表达一个意思,但是我不太确定这个词是不是能表达我的意思。我就再去读那些小说,进行推敲,如此反复。”郭永卫说,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折磨人,但是他依旧很享受。

  第一本小说出版的兴奋感渐渐退去,如今他已经计划构思新的现代题材小说。“此前创作的第二本小说《月牙记》已创作约4万字。但是我决定暂时先不写了。”郭永卫说,这是一部以明清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可由于他历史知识有限,只能搁置。郭永卫说,他会继续阅读,不断创作下去,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责任编辑:郭聪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