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杨贵山老人的修渠故事

作者:郭 荣 李慧平   发布时间:2018-10-15 14:40   来源:安阳晚报

  “长城是中国的伟大建筑,红旗渠就是林州的万里长城!”说这话的老人名叫杨贵山,现年72岁,是林州市原康镇宋村人。别看杨贵山老人个子不高,身材微胖,年轻时,可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曾4次奔赴修渠前线。
  10月12日,记者见到了杨贵山老人,听他讲述了难忘的修渠故事。
  1964年秋天,因修渠任务重、工期紧,修渠前线要求补充人力,时年18岁的杨贵山被原康公社宋村派往姚村水河参与修渠,这是杨贵山老人首次参与修渠。
  当时,杨贵山和其他3人推着铺盖卷和一些时令蔬菜,早晨出发,直到中午才到姚村水河。到那里,管事的一看,4个小青年,年龄小,个子矮,心想他们干活儿肯定不中,当即就让4人吃了中午饭返回村里去。
  “来干活儿了,人家嫌咱小,不要咱,当时觉得可丢人。”杨贵山老人回忆起来,至今还觉得脸上无光。“这回去咋交差?没法儿回去。我就和一个同伴躲藏起来,硬不走,他们找不着我们,拿我们也没办法。等天黑了,我们才出现,管事的一看,天黑了,当天也回不去了,就勉强留下了我们。”杨贵山老人说到此处,不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打钎、出渣……虽然杨贵山当时刚成年,但活儿一点没少干,没几天,就得到了踏实能干的评价。
  首次修渠,杨贵山还有幸和当时的红旗渠建设总指挥长马有金一起打钎。姚村水河的工程结束后,他们迁到了姚村上陶。一天,他和同伴王玉生正在工地打钎,马有金带着护士和技术人员来视察工程进度。当看到杨贵山等小青年在打钎时,被他们干活儿的勤快劲儿感动,一时兴起,说:“来,拿大锤来!”于是,王玉生把钎,马有金和杨贵山抡锤,犹如凤凰双展翅,叮叮当当,3人足足打了半个小时钎。临走时,马有金不住夸赞:“年轻人,干得不错,好好干!”
  杨贵山老人高兴地说:“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觉得特别荣幸,这是我有生以来一份莫大的荣耀。”
  1965年秋天,杨贵山跟随修渠大军又一次奔赴寨底村修渠前线。说起那段修渠岁月,杨贵山这样描述,五更走,半夜回,一天两头见星星。整整干了一冬天,不知道寨底村是啥样。原来,住地和工地有一定距离,为了赶工期,杨贵山他们早上天不亮就往工地走,中午不回来,晚上在工地吃了饭,回住地就半夜了,根本没时间看住的村子是啥样。
  在寨底村修渠时,杨贵山记忆最深的事儿,就是到河滩推石灰。
  石灰是修渠的重要材料,当时烧石灰用的是露天窑。河滩空地上,一层煤饼,一层石灰石,如此一层一层堆积,类似金字塔一样。除顶部留一孔洞外,外表全用麦秸泥糊着,防止透气,最下面点上火烧制。
  杨贵山说,石灰山高十几米。他们推着小推车,从寨底村到河滩往返15公里推石灰,来时一路下坡,回时一路向上,一天只能推两趟。路程远,负重而上,这还不算困难,关键那时候往渠上的路是就地取材,用石头、石板垒成简易台阶,一个人推着石灰根本上不去,只能一个人拉,一个人推。一车石灰170公斤,推下来,累得两腿直哆嗦,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考虑到劳累程度,管事的就把人分成两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不推石灰就到渠上干活,以此让人有短暂的休息。
  杨贵山随后又修过两次渠,一次在任村井头为三干渠清淤,一次在山西马塔治漏固帮。
  如今,杨贵山老人总是给自己的晚辈讲述修渠故事,告诫身边的人,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做好红旗渠精神传人。“修渠苦,可是我对咱红旗渠有感情,永远也忘不了修渠的事儿。”采访结束之际,杨贵山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你们长在新时代,一定要珍惜,要加倍努力工作。”  □本报记者 郭 荣 通讯员 李慧平

责任编辑:李艳丽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