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张志华: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作者:姚庆云   发布时间:2020-07-07 09:33   来源:安阳日报

原标题: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记市管专家、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志华

  

 

张志华(右二)在玉米地里传授农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6月18日,汤阴县农博伟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申国希和安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志华签订了《2020年度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项目委托协议》,这次实际上是续签合作协议,申国希已经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了3年,从中尝到了甜头。

  在过去3年里,张志华带着技术人员帮助该合作社探索增收技术模式,进行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播量试验、化控试验、节水灌溉试验,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试验与集成示范收到了明显效果。今年,小麦战胜疫情影响喜获丰收,申国希喜出望外:“品种试验能更好地选择出适应咱这儿土地的高产稳产品种,播量试验能得出最适合地块土壤的播量,不仅节约了种子,还增加了产量。今年亩产平均有1200多斤,其中高产地有1000亩~2000亩,亩产在一千三四百斤。小麦拔节前采取化控技术,降低株高5厘米~8厘米,缩短了节结,增粗了秸秆,增加了小麦抗倒伏能力,为小麦高产丰收打好了基础。”

  张志华在一旁补充道:“化控技术在这个合作社应用很成功!今年,我们想试验种植模式,土地的宽度不变,播种量不变,缩行距、增株距,准备种15行或16行,与原来的12行进行比较。”申国希接过话茬儿说:“我们听专家的,还想种植示范粮食作物,秋季有13个玉米品种、7个大豆品种。” 该合作社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贫困户46户162人脱贫。

  这是张志华通过给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新技术应用、传播良种良法,间接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出的一份力。

  为促进粮食种植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扶贫,充分挖掘西部丘陵旱地增产增收潜力,张志华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以谷子、红薯为主的小杂粮生产,推广以“豫谷18”为主的优良品种及谷子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把小谷子做成大产业。龙安区亿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张志华多年联系帮扶的对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市农科院开展“科研+推广”合作,指导该合作社进行谷子品种对比试验和谷子高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使这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并免费为150余户贫困户发放谷种,免费机械化收割,以高出市场价0.1元~0.2元的价格收购谷子。

  趁着雨后墒情好,6月中旬,龙安区马投涧镇高白塔村、殷都区都里镇古井村开始播种谷子,张志华先后到现场送技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今年,张志华在都里镇加大了谷子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建立谷子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两个,通过都里镇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该镇25家合作社发展谷子产业,从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产增收、早日脱贫。

  为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张志华负责制定《安阳市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确立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小麦生产上重点组织推广“百农207”“矮抗58”等中筋小麦品种和以“新麦26”“丰德存麦5号”“中麦578”为主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优质强筋小麦推广面积达到6.67万公顷;技术上重点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氮肥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其中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普及率达到95%。

  为应对近年我市遭遇的冬春连旱、晚霜冻害、干热风、强降雨、高温等不利天气,作为省小麦生产专家指导组成员,张志华总是在第一时间组织带领技术人员进行生产调查,分析灾害对粮食作物造成的影响,制定技术措施,实行科学应变管理,在生产管理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面对今年疫情的影响,她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开展小麦苗情、墒情、病虫害情况调查,并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开展春管生产,引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作业,确保不误农时促生产,并通过广播、微信等方式开设“空中课堂”,开展在线培训、在线答疑,确保春管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今年我市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最高单产亩产达821.89公斤,创安阳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安阳日报》记者 姚庆云 文/图

责任编辑:李艳丽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