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千里沃野尽秀色 美丽乡村入画来

——看滑县如何扛稳粮食安全

作者:徐淑霞 通讯员 罗珊 悦祥营   发布时间:2021-06-07 09:57   来源:安阳日报

原标题:千里沃野尽秀色 美丽乡村入画来 

 ——看滑县如何扛稳粮食安全

  

 

滑县小麦丰收景象(资料图)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素有“豫北粮仓”的全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县、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曾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二连冠的滑县,如何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滑县作为农业大县,要深刻理解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要有新担当新作为。”5月24日,滑县县委书记陈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打造农业“芯片”

  为万亩良田添活力

  在滑县3.3万公顷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民们正忙着挑拣杂麦。

  “供种、犁地、播种、收割、存储,这都是统一一条龙下来的,有专门的储存的仓库,这样质量才有保证。”白道口镇西河京村种粮大户黄国兴说。

  黄国兴告诉记者,优质专用小麦他种了不少年,过去由于是小面积种植,很难做到专收专储,小麦纯度不高,品质上不去,所以效益并不高。去年秋种,滑县鼓励引导农户集中连片种植,符合标准的,每公顷还发放种子补贴525元钱。黄国兴带领大伙儿把合作社的47公顷优质专用小麦全都换上了单一品种。

  “小麦丰收已成定局,我们这47公顷优质强筋小麦已经和企业签订了合同,每公斤比市场最少高出2毛钱。”黄国兴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滑县粮食产量连攀新高,种子功不可没。

  “1964年,我县率先成立了县级种子公司,在各乡镇建立了种子站和良种繁育基地,适时更新换代,50多年来引进、推广良种数百个。”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慧涛说。

  在滑丰种业,展示厅内,玉米、小麦等品种及成果琳琅满目;科研育种中心,科研人员正在对上千份玉米材料进行考种、筛选、编号,通过层层考查,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种质材料。

  “我们坚持良种配良方,种子买到手,技术跟着走,还和加工企业、收储企业、仓储企业合作,全部实行订单回收,让老百姓粮食增产,效益提高。”滑丰种业董事长赵秀珍说。

  “十三五”以来,滑县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优质专用新品种研发及配套先进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打造滑县种子“芯片”。 目前,全县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

   提升耕地质量

  厚植农业大县新优势

  滑县始终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一种政治担当,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农地姓农、农地农用”。

  “通过实施补充耕地储备项目等多种举措,确保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目前,全县耕地面积13.4万公顷,”该县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监督股股长孟立霞说。

  在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望无际的麦田丰收在望。

  “俺有7.2公顷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以前浇地需要好几个人,现在一个人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每亩每年还能节约100元,增产40公斤。”白道口镇郝村种粮大户刘飞超说。

  “这是全省最大的3.3万公顷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为粮食稳定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滑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计划高质量完成6667公顷,‘十四五’将完成10.3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郑慧涛说。

  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助推了高科技、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比如把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融入农机作业,无人驾驶旋耕、播种、飞防等作业,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推动了粮食增产量、增效益、降成本、补短板生产格局的形成。

  创新农技服务

  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赵营镇中新庄村村民倪来喜是小有名气的种田能手、种田大户,每次县里举办农技培训,他都要报名参加,精细化的种植直接提高了小麦产量。

  “通过培训,掌握了更多、更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知道了怎么种、种什么、怎么管理效益更好。要增产增收,必须先掌握科技知识。”倪来喜说。

  “互联网+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纷纷涌现,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渐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目前,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实现了从传统人工生产方式向现代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滑县农机局局长牛海涛说。

  “互联网+”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悄然改变着农业这个古老产业的面貌,为传统农业装上了“智慧大脑”,让农业生产越来越精准化、智能化。

  滑县推行“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模式,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专家服务团及县级专家技术组,提升了526名农技推广联络员及100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的业务素质,深入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等技术服务活动,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彻底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开发了‘滑县农管家’手机软件,专为农民种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全程‘保姆式’服务,农民需要什么服务,在农管家平台上直接点,就像滴滴打车那样方便,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农业生产管理。”滑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勇说。

  “现代农业科技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种植模式,效率、效益提高了许多。”焦虎镇镇种粮大户魏成显说。

  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助力下,百姓的“米袋子”不断充实。2020年,该县夏粮产量94.2万吨,秋粮总产量68.3万吨,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62.5万吨。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陈忠说。□《安阳日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罗珊 悦祥营

责任编辑:李艳丽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