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网络中国节·中秋丨诗意中秋

作者:桑明庆   发布时间:2021-09-17 16:55   来源:安阳日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我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在这个传统的日子里,抒发灵感,吟诗作赋。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谓流传盛久,朗朗上口。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是何等的富有意境,明月、桂花、花瓣、露水,给人无限的遐思。但最著名的要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不愧为伟大的文学家,他把人间悲欢离合的衍变,月有阴晴圆缺的转变,用寥寥数语描写得淋漓尽致,演绎成了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她的诗意在于一家人的聚合团圆。随着中秋节的到来,多少远在他乡的游子怀揣一张车票,踏上了回乡之路。他们脚步匆匆,只为赶在中秋节当天晚上与家人吃上一顿温馨的团圆饭。月光下,一家人围着一桌丰盛的饭菜,男人们打开一瓶经年郁香的老酒,女人和孩子们笑意盈盈,大家吃着可口的饭菜,品尝着美味的月饼,聊着生活的点滴趣事,谈论着大千世界的精彩,分享着创业成功的喜悦,听听家乡的山风与方言,看看乡邻的变化和笑脸……这才是团圆,这才是家,这样的日子真是再舒坦、幸福不过了。即便是无法回到家乡的亲人,此时也会进入月的世界。清光如水的月辉下,他们会让满载思念的小舟漂流回家乡,回到父母的身旁。

中秋节的诗意还在于一轮明月的朗润。晚饭后,你披一件稍厚的衣服,捧一杯清淡的茶水,拎一个马扎,来到村子里那道高高的岸头。此时,你可以看到,静谧的村庄已是万家灯火,高远深邃的秋夜,装饰了蔚蓝的背景。

遥望东方,夜色渐浓,一轮明月呼之欲出。不一会儿,东山岭在月色中形成一道剪影。看那一座座山峰,有的似奔腾的骏马,有的像翻卷的浪花。月亮出来了,先是半个脑袋,接着是半个脸庞,随后整个圆圆的身姿冒出山岭,冉冉升高,挂在了天空上。此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应该是一年中最大的吧。你看,那巨大的银盘饱满圆润,大有欲将东边天宇占满的气势。此时的月亮也该是四季中最美的吧。你看,那明亮的银盘边缘镶着流光炫目的金边,煞是好看。再定睛细看,银盘中那自然形成的花纹,颇似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树下,吴刚正在伐桂,挥汗如雨。美丽的嫦娥翘首凭栏,像是在等待心上的人。玉兔在绿草花丛间跳跃,笑看人间……

朗月毫不吝啬地将她的清辉倾泻下来,给山川、田野、村庄都披上了一层银纱。银纱中,年轻的妈妈用纤纤玉手晃动着摇篮,唱着“中秋节月光光,全家一起看月亮,月儿圆月儿亮,月饼甜呀月饼香”,伴着可爱的宝宝进入梦乡。年老的母亲会点燃三炷清香,祭拜明月,祭拜自然,祈求四季平安顺遂,年年五谷丰登。

这个时节,喝上一口清淡的茶水,静静看着家乡中秋之夜的模样。地上是灯火点点,天幕上有明月皎皎,身边是清风徐徐,草丛间有虫鸣声声……这一杯清茶,一轮明月,一片灯火,一缕清风,一声虫鸣是何等的风情与味道啊!

中秋节的诗意犹在于缕缕的芳香。此时正是秋庄稼成熟的时候。谷子、玉米、高粱、芝麻等作物的种子,于春风中,从农家人的手指间,落入松软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在夏雨夏风的洗礼下,幼苗慢慢成长发育,终于在秋风中结果。此时,它们早已脱掉了浓绿的外衣,换上了金色铠甲,像是要出征的将士。它们把满身馥郁的芳香氤氲在田野山川,这种芳香足以把农家人的五脏六腑熏醉。玉米怀揣硕大的娃娃,不时把娃娃的外衣脱下半截,露出一个个胖胖的金黄身躯,炫耀着自己的富贵。谷子虽然低头不语,但也十分张扬,随风摇晃着纤细的腰肢,展示着风韵,撩拨着人心。花生躺在晒场上静静等待,它们要在秋风里风干自己,有的会在主人的炒锅里,赴汤蹈火变成香脆的炒花生;有的会勇敢地跳进榨油机,粉身碎骨变成一滴滴飘香的花生油。不论是炒花生,还是花生油,它们那浓郁的芳香会尽情地释放出来,任凭什么力量也是阻挡不住的。这缕缕清香中还有月饼的香味。在中秋节到来的时候,不论是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物资极大丰富的今天,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个月饼,用以慰藉心灵。母亲是做月饼的高手,她好像能把日月和春风揽在怀里,掰开揉碎和在面粉里,还能把脚下芳香的泥土和枝头摇曳的绿影做成五仁饼馅。然后,在阳光的炙烤下,一枚枚圆圆的、飘散着芳香的月饼就做好了。这美味的月饼温暖了儿女的心房,香透了农家小院。现在,母亲老了,手上没了力气,再也不能做心爱的月饼了。每年,儿女们都要买上几盒精致的月饼来孝敬她老人家。可是母亲吃过后总会说:“这是啥月饼啊,一点儿味道都没有。”

夜静了,那圆润明朗的月亮高高挂在夜空,深蓝的天幕上星光点点。月光将大地照得清亮如许,夹裹着芳香的缕缕秋风不时拂过面庞。在这夜深人静,明月晃晃,芳香阵阵的时刻,我好像听到了母亲入睡的鼾声,那声音微弱、均匀,富有节奏感。她的嘴角轻轻弯起,就像从前那样,浅浅地笑着,温柔了岁月……

原标题:诗意中秋
  (桑明庆)

责任编辑:付亚丽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