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战士历程 学广集粹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走艰苦创业之路

 
 

 

走艰苦创业之路

 

1984612日,我到安阳市广播电视局上班,就任主持工作的第一副局长、副书记。

搞宣传我不外行,弄广播电视这又是个新领域。这个局本身又是三无:无人、无钱、无地方。我和另外两个副局长(后来又来了一位),领导班子三个人。这该怎么办呢?我的思路是:边学边干,支摊子,闯路子,创局面。就是说,先把局机关和基层单位的摊子建立起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要闯出一条发展安阳市广播电视事业的路子,开创全市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

又通过党组研究,把这种思路具体化,概括成八句话、十个字、四条原则。局建立后的指导思想是: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千方百计,把宣传工作和各项事业做好,逐步打开我市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为振兴安阳作出应有的贡献。全局应树立的作风为:善学、勤奋、人和、唯实、创新。四条用人原则叫做:支持开拓创业者,反对平庸度日者,奖励优异贡献者,惩处犯有过失者。简单地讲:坚决不做守摊干部,而要充当开拓创业者,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先上马,后完善,逐步发展。

俗话说:头三脚难踢。我就是不信这个邪,硬着连续踢了几脚。

一、先抓组织建设。我上任七天建立局机关、两科(宣传科、事业科)、一室(办公室)于六月下旬开始办公。七月初又将广播站重新整顿,设立编辑部、播音部、文艺部、广告科、网络科,变为广播电台的雏形。同时把原归广播站管辖的电视转播小组,广播干扰小组、服务部分离出来,加上原属安阳地区后划归安阳市领导的浚县电视转播台,中波转播台,通盘改组为:安阳市第一、第二电视转播台,第一、第二中波转播台,安阳市广播电视器材公司。这样建立了七个基层科级单位和独立支部。正式配备中层干部18名。而后又在五县一区(安阳、林州、汤阴、浚县、淇县、市郊区)逐一成立了广播电视局。戏台搭起来了,就为广播电视大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借题发挥造舆论。摊子支起来之后,就四处学习取经,借鉴外地发展广播电视的经验,回来针对安阳这方面显然落后的实际情况,借会插一脚,到处宣传改善安阳广播电视状况的迫切性,以引起上下左右的重视。七月份全国在四川成都开一个广播文艺年会,我不分日夜同各地广电局长交谈学习,寻求加速广播电视发展之路,颇有收获。八月参观焦作、长治,受到了因陋就简、艰苦创业的启示。随后又乘新旧年交替之际,不过节,不休息,以九天行程五千华里,考察六个省十个中等城市的广电现状与发展规划,进一步奠定了先组建两台而后大上广播电视中心的发展思路。心里有了底就放手宣传造舆论,一方面将外地考察情况编辑录制了一部为时40分钟的电视专题汇报片《六省十市广播电视考察纪行》,放给市委常委和正副市长们看,使他们了解了外边同类城市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安阳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引起领导层的重视;另一方面,市里召开各方面的专题工作会议,我就闻讯前往,在他们正式开会之前,我先做二十分钟的演讲,大讲广播电视现代化宣传工具的巨大作用,讲外边的发展状况,讲本市的落后和不足,促使全市各行各业支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财经会我去讲,党校开学我去讲,还真起作用不小,他们说:瞧人家王局工多会宣传,到处借题发挥作文章。

三、迈小步以假当真。安阳市广播电视基础差,起点低,三十多年一个广播站,一是缺钱,二是缺乏生动的活力。我在职工大会上讲,有钱多干,没钱少干,不能不干,关键是上上下下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步一步朝前走。市委书记钟力生非常热衷广播电视,他说“王局长啊,我在安阳市讲话,你得让五县四区都能听到”。我说:“钱呢?”他说“没钱,你想办法完成任务”。这一下我为难了,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啊!但这是硬指标,不办也不中。我召集全系统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开诸葛亮会,连续座谈三天,让大家商量咋办?搞微波花钱,中波发射花钱,架有线花钱,都行不通。最后想出一项不花钱的办法,安阳县有一个调频发射塔,和安阳市广播站同在一条路的东西头,从市广播站架上一条线到安阳县发射塔,有线广播、无线发射,林县、汤阴、浚县、淇县、郊区广播站及安阳县各乡放大站,增高接收天线,收到安阳市信号再用有线转播到千家万户。就这样于1984910日,我们以“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每天早晚向全市五县四区播发安阳市《新闻联播》各二十分钟。钟力生书记亲自收听了第一次播音,高兴的了不得,多次在市委办公会和各县、局、委负责人会议上表扬市广播电视局,说“王革勋同志能力强,不花钱把事办成了,大家都应该有这种精神”。紧接着920日,又在第一电视转播台,以“安阳市电视台”的名义,播出了纪录专题片《古城安阳在前进》。1127日下了一场大雪,我局借市税务局14000元买了一部单管摄像机,连忙拍下“解放军扫雪”的镜头,作为原始资料第一次以《安阳电视新闻》,同全市观众见面,不少市民、干部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都说:“咱看到安阳自己的电视新闻了”。以后隔三差五不定期地播放一次《电视新闻》,当时就那一台单管机,其它配套设备全没有,只好白天拍二十分钟,深夜到市公安局八科运用他们的编辑机剪裁配音,饿了就自己兑钱买点饭菜吃上几口,就这样抓住了全市各行各业关注安阳发展广播电视的心,以假广播电台、假电视台吸引了上上下下500多万人。一次上海电视台来安阳录制电视剧,安阳市长李祖卫还专门向人家宣传安阳市广播电视局的艰苦创业精神,让他们来参观电视台,人家一瞧笑了,哪有什么电视台,就这一部单管摄像机呀!李市长说,就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哩!

四、四个月两台开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4月,市委市政府拨款200万元,其中财政150万,金钟烟厂赞助50万,用于发展广播电视。这比小小广播站一年经费46万元好过多了。这200万怎么花?按照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几个市的搞法,先建立广播电台、站住脚工作五至七年,再建设电视台,规律是七年或十年将两台弄起来,我的两个助手也主张照此路数干下去,比较稳当,但本人考虑,安阳市的广播电视本来比兄弟市就落后一大截,再按部就班发展无疑显得太慢了,应该采取跳跃式的前进,迎头赶上,为安阳市建设文明城市大喊大叫。最后我一个人作主拍板:双枪老太婆,两台一齐上,苦干四个月,广播电视同时开播。两位副局长为两台上马后无正常经费担心,我说天无绝人之路,赶着鸭子上架,只要两台正常开播了,谁敢因为没经费让我们随便关机?!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就这样接着派人赴深圳、浙江、东北等地买设备,学习安装操作,回来在两个会议室内分别平整地面,装配机器,不足三个月俱已齐备,为便于工作安排,我又决定,先出广播电台,一个月后再出电视台。就此安阳人民广播电台于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开始播音,全天播音七小时二十分钟,栏目有《市县新闻联播》、《学习》、《青少年园地》、《文化与教育》、《科学天地》、《生活之友》、《银幕与舞台》、《广告》等,以后逐步增加播出内容与时间。安阳电视台八月一日播出,播出时间是晚上六点五十八分至十一点,鉴于正常经费尚未到位,决定每星期五为自办节目时间,栏目有《安阳新闻》、《专题报道》、《艺术欣赏》、《电视剧》等。电视台开播那天傍晚,我说播音员李锦龙:“你到后边家属院借个褂子,再把面部眉毛稍微化装一下”。就此粉墨登场,开始了第一次电视播出。我们上两台只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打了招呼,并通知全市听看节目,没请一位客人,没吃一顿饭,更没开播剪彩仪式等活动,就这么简单。

只有在这个时候,安阳市才名副其实地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为全市广播电视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