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战士历程 学广集粹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有志者事竟成也

 
 

 

有志者事竟成也

 

847月份,安阳市广播电视局机关一建立,我就考虑五县一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问题。新闻单位以宣传为中心这是无疑的,但无新的宣传手段,各县和郊区都只有一个广播站,很难适应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广播电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适当的组织领导机构——县和郊区的广播电视局,工作要落实,首先必须组织落实。不过当时中共河南省委的编制要求,不强调上下对口,安阳市编委只规定设文化广播局,说清楚了就是在文化局内设一名专职干部分管广播,很明显这是不行的。

为了解决县区设局问题,我通过做工作先把省广播电视厅德高望重的陈顾问请来,他住到中原宾馆,来了就打电话给市委书记钟力生(后任省人大副主任)同志。钟书记立即前往,并让我陪同商谈。陈顾问讲:“力生同志啊,我建议你下个文件,将各县、区广播电视局成立起来,这样有利于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目前广电事业经费都归省厅直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不起来,省厅不好支持了”。言外之意就不再拨款了。钟书记一听心领神会,随即表态:“老领导说了我能不办?编制是紧一点,各县建立广播电视局我完全同意!”并当场以市编委名义起草一个文件《关于建立各县(包括市郊区)广播电视局的通知》,让陈顾问过目,陈顾问说:“好,力生书记办事爽快,你支持我,我支持你,咱们这叫互相支持,有关安阳市的广播电视宣传方面的事情,请随时给我打招呼,保证全力以赴,落实到位!”

市委下了文件,有了尚方宝剑,各县区都表示遵命照办,但就是迟迟不行动,互相观望,归根结底还是个认识问题,成不成广电局无所谓,等等看看再说。我就琢磨了,先抓典型,各个击破,先从汤阴县下手。汤阴县委书记史培德,是我的淇县老乡,工作思路清晰,办事雷厉风行,我在汤阴广播总结会上一讲成局问题,史书记慷慨大方马上表示:“不管别的县成与不成,汤阴县第一个成立广播电视局,王局长你放心,说办就办!”不到一个月,汤阴广播电视局的牌子挂出来了。汤阴解决了,找安阳县委书记王建民、县长王新康,我说“安阳县处于天子脚下,汤阴能办的事安阳县为啥不能?你们不支持广播电视工作,我也不好给你们宣传”。两位七品官同时讲:“局长甭说了,汤阴成俺也成不行吗?还是听你的!”安阳县也成立起来广播电视局。接看到林县,对赵书记、牛县长做说明工作。我说“林县过去是老解放区,组织子弟兵参军,支援前线,处处带头,为发展山区广播电视,省里给你们拨钱最多,支持最大,可是在成局方面你们落后了,不成局今后林县广电事业怎么发展呢?”林县领导说:“不用再讲了,我们也成局就是了”。而后又找浚县书记吕志堂,县长董苗生,他们看到汤阴、安阳、林县都建局了,立马说:“王局长,请放心,说成局就成局”。最后到了淇县,游说书记王振杰、县长刘贯军,副书记赵建新(后为安阳市人大副主任)提出要增拨经费,以此为条件解决建局问题,我说:“全市五个县一个郊区,人家都已成立广电局,正常运转,就淇县非要钱,说得通吗?”当然我是淇县人,因为这个县七个乡镇,二十多万人,是穷一点,于是省市联合拨款十万元,建设了新的工作场地。好在淇县也成局了。市郊局最后也成了。由于五县一区的建局,促成县区广电事业宣传的迅猛发展,一、二年内都建设了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台,面貌焕然一新。

还应提及,由于安阳市下属县区组织机构的落实,也带动了全省其它地市县级广电机构的建立。新乡、焦作两市的十几个县,在此以前都未设广电局,省厅多次派人做工作都未能突破,这次一看安阳市各县都成局了,他们也都相继效仿,安阳算是开了个好头。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