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战士历程 学广集粹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a1(4).htm
 

盘庚迁殷考辨

 
 

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十届(太原)年会论文

 

盘庚迁殷考辨

 

王革勋

 

 

一、全国通史定论:商朝建都七处或八处。参阅范文澜、白寿彝《中国通史》;谭其骧、郭沫若《中国历史地图集》,《史记》“五迁”说,已不符实。

1、商汤居亳:近人提出郑州商城为亳,偃师为西亳。

2、仲丁迁嚣:郑州西北郊小双桥。

3、河亶甲徙相:内黄亳城镇,另有安阳说。

4、祖乙迁邢:郭老主温县,谭其骧主邢台。

5、祖庚居庇:山东郓城。

6、南庚都奄:山东曲阜。

7、盘庚迁殷:安阳殷墟。有出土文物、甲骨文可证。

8、帝乙徙沫:沫邑朝歌。郭老、白寿彝主张八迁,谭其骧主张七迁。

二、盘庚迁殷的另外说法:偃师认为迁偃师,曹县认为迁曹县,商丘认为迁商丘。

论据源于《史记》,而司马迁表述有误。

殷本记:“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这几句话有毛病。

1、盘庚原居曲阜,而曲阜在黄河东,也可以沿黄河南迁商丘、迁曹县、迁偃师均无须渡河。翻一翻黄河变迁史,殷商时代商丘、曹县、偃师、曲阜均在黄河南,盘庚并不在黄河北,渡什么河?实际盘庚由曲阜到安阳,是从河东到河西,或者说河南到河北。

2、“复居成汤之故居”,不确。司马迁写错了。盘庚既没回商丘,也没回偃师。书有正误,史有真伪。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盘庚即位,自奄迁于北蒙,曰殷”。《竹书纪年》记载正确。如何理解?

1、通常认为:盘庚从曲阜迁安阳,改商为殷。

《帝王世纪》:帝盘庚徙都殷,始改商曰殷。

古本《竹书纪年》: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殷在邺南三十里。《尚书》、《史记》注解:“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 殷墟在何处?“南去邺三十里” “南去邺四十里”。换言之在河北省临漳县古邺城以南四十里。

今本《竹书纪年》说:“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

北蒙在何处?《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讲得清楚:北蒙一名殷,又称殷墟,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盘庚迁都于此。

为何叫北蒙?因商在商丘、曹县间已有蒙地,在南,故安阳之蒙称北蒙。犹如北京原有通县,江苏则有南通县。

2、不同说法有,偃师称殷,曹县称殷,商丘称殷,因亳殷相连,故可称殷。如此望文生义理解不妥。商丘、偃师、曹县都有亳地之称,然而何时有过殷地之名?实事求是研究学问,不宜牵强附会。安徽有亳州,说商汤居亳州,能行?安徽也有蒙城,能说它同商丘、曹县间的蒙地是一回事?

3、说“黄河离安阳小屯尚远,小屯不在黄河以南,所以盘庚迁殷都不是小屯。”不妨看看《黄河志》、《中国历史地图集》,实际上中国最早黄河流向是:由武陟县往东北流,经新乡南、卫辉南、淇县南、浚县西、汤阴东、内黄西、安阳东、临漳东、成安东、清河西、沧州西,由天津市南境入渤海。小屯在黄河西50华里,盘庚迁殷就是从黄河东南的曲阜迁往黄河西北的安阳,谈不上迁黄河南的问题,却是迁黄河西,或黄河北。《史记》弄错了,咬住《史记》不放有何意义?

“黄河最北达到浚县东南”,这不符合事实。公元前602年黄河决口淇门镇向东北流,安阳市以东50里才成为黄河故道,称之谓“邺东故大河。” 黄河七次大改道,安阳一直在黄河北,商丘一直在黄河南。1938年到1947年春天,蒋介石让黄河改道花园口,商丘市、县一度居于黄河之东,或黄河之北。研究历史须懂得古地理,不然说不清楚。

四、“迁往安阳小屯的不是盘庚,而是武乙。”这里仍是抄的《史记·殷本纪》:“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帝王世纪》也有类似记载:“帝武乙复济河北,徙朝歌”,意即迁都淇县。史学家证明:西汉司马迁,晋代皇甫谧都搞错了,不足为凭。

古本《竹书纪年》引《太平御览》:“即位居殷。”

译文:“帝武乙登上王位,以殷为都。”这就说清了。

引经据典不能以讹传讹,取证不可用伪证。

 

(王革勋,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安阳市广电局原副局长、副书记)

 

王革勋:联系电话:037229791575955537

联系单位:安阳市广电局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