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战士历程 学广集粹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二十一、穷人翻身坐天下

 
 

 

二十一、穷人翻身坐天下

 

千年铁树开了花,穷人翻身坐天下。

打倒地主大恶霸,农民土地回了家。

这是当年广大农民群众,对土改发自内心的赞颂。

新中国建立后的这一年冬天,豫北大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问题,是封建制度统治中国几千年的问题。人口居于少数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残酷剥削农民。广大农民特别是贫户农,只有少量土地,或者没有地种,不能自顾,任人宰割。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却不得食,造成贫富悬殊,社会不平。孙中山先生曾经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在旧社会那不过是空想。只有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全国性的土地改革才能真正实现。

淇县东南乡的土地改革,属于新区土改,是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进行的。它吸取了红区土改和解放战争中土改的经验,搞得比较稳重。既不是全部打乱,完全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也并非不给剥削者以生活出路,将地主富农扫地出门,而是采取老革命家邓子恢同志归纳提倡的“中间不动两头平”的土改政策,也就是说土改不动中农,只是将地主被没收,富农被征收的财产,均分给缺地少房的贫苦农民。由于方针对,民心顺,从四九年十一月到一九五零年元月,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艰巨的土地改革任务。

刘拐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中等乡村,全村二百二十九户,七百多人口,不包括另外三个自然村在内。县区土改工作队王政明(汲县人),王同印(本县董桥人)主持全村土改工作。当时尚无党员、支部,一是进庄就建立了村级组织:正副村长王芳勋、赵臣,武委会主任王乔勋,自卫队大队长王海邦,生产主任张致印,治安主任冯全保,抗勤王尚勋、张永清。书记(文书)王浩勋,会计赵言。随后又建立了代表民意的机构:农会,人代会。二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群众,召开群众大会,讲解《中国土地法大纲》,在墙上刷标语:“消灭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中间不动两头平的土改政策”使群众了解意义,掌握政策,分清敌我。三是全部丈量村里的土地、房屋,逐户澄清拥有的土地数量和住宅面积,为划分阶级,颁发土地证奠定了基础。四是划阶级定成分,自报公议,三榜定案。确定阶级成分的标准是:凡家庭生活来源,全靠剥削的,划为地主;自家也劳动,剥削分量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者,划为富农;自种自吃,或受别人轻微剥削,或剥削别人不足百分之二十五的,则为中农(未分上中下);其余受到别人剥削的皆为贫农,没划佃农和赤贫。经过群众反复酝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三次张榜公布于前街牛家大门口,以最后一次为准。评定地主三户,贫农二十三户,富农三户,恶霸一户,中农一百九十九户。我家五口人,土地三十四亩(内有低洼,坡地二十三亩),房子十五间,属于自耕中农。五是将没收的地主财产,征收富农的多余财产,包括土地、房产、农具、浮财在内,以肥补瘦,分给贫农。在一户地主家,分取胜利的果实时,人们都争相拿农具,衣服、家什,我却考虑学习的艰难,只拣了一本有注释的《三字经》回来,今天仍保存完好。六是全村开诉苦大会,斗争了有民愤的地主代表人物牛鸿宾(牛来朝),我们儿童团也参加了,从而使农民群众扬眉吐气,剥削阶级威风扫地。

土改是一场革命斗争,重在分清敌我。在土改进行过程中,部分干部、群在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左的倾向,不考虑有无剥削,剥削分量多寡,以及三年时间为限;单看土地数目,富裕程度,人口多少,以至产生了错斗,错抢中农,侵犯中农利益的现象。原因是对政策精神吃的不透,少数人光想着多分些财产。另一种是右的倾向,主要是少数干部素质不高,缺乏原则,偏离政策。他们置贫农的利益于不顾,个人讲私情,图私利,闹本位主义,怕肥水外流,瞒着群众,私下收受人家的粮食和财产以肥私,将本应划为富农的四户划为中农,产生了漏划现象。甚至还以邪压正,严重打击了一批坚持正确路线的干部和群众,冤枉了一些好人,实不应该。还应谈到,我的一位叔伯哥,家里被划地主,思想有些想不开,我就讲道理给他听:“你家八十多亩地,都由别人耕种,全靠剥削生活,划地主合理合法。你再看看,共产党内的很多大干部,都出身于地富家庭,他们为啥跟着共产党走,革自己家的命呢?为劳苦大众着想,才是光明的道路啊!”这些话推动了他以后的政治进步。

一九五零年三月,淇县人民政府给全村村民颁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宣布土改胜利结束。正是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铺平了道路。家家有地种,人人有吃穿,,光景一天比一天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走,跟着毛泽东走!》、《努力生产,发家致富,劳动最光荣!》嘹亮的歌声,口号声响成了一片,荡漾在乡村的大地上。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