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网络用语使用之乱象
众所周知,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渐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尤其是成语的形成更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最终为人们广泛接受,是经过了千锤百炼使然。而当今流行的一些网络词语,虽迎合了部分人的需求,但在语义的表达、内容的联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逼”字,原意有三种,分别为强迫、威胁,切近,狭窄,但诸如“逗逼、傻逼、二逼”等词却被网民乱用,在网络上大行其道,成流行之势,无形中构成了一些潜在的“低俗语言圈”。更有甚至,在网络交流中,有人以用此类词语引以为豪,有人以用此类词语为新潮。于是人们的创造力得以极致的表现,牛逼、逼格、呆逼、丑逼、矬逼、装逼……相关词语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到知名网站搜一搜,“二逼”搜索结果约有1200万个,“傻逼”搜索结果约有653万个,“逼格”搜索结果约有443万个,可见其流行程度。
说白了,一些网络用语使用上的乱象,反应了当前人们在借助新兴网络媒体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带来对传统文化认识的缺位与割裂。
然而,这是一件好事儿吗?我看未必如此。
其一,世人在网络上想说脏字,但又羞于说出口,只好用“逼”来代替,这确实是一件很低俗、恶俗的事。其实,这跟古代既想当妓女又想立牌坊是一样的事。无非是将自己卑劣的一面,伪装到一种自欺其人的外在形式中去,以使其显得不那么卑劣,却又恰恰曲曲折折映射出自己的卑劣罢了。这应该是一种主动模糊的表现方式。
其二,在网络上,看起来“二逼、装逼”等词很“时尚”、很流行、很新潮,甚至某些作者在其书中、某些导演在其电影、电视作品中,为了吸引眼球,都开始使用这些词。但这个能深究吗?当你看到、听到这些词语时,立即联想到人身体的某一部位,你还觉得它有趣吗?时尚吗?
其三,我们用“逼”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网络文字环境,所有用相关词语的贴子、博文、微博的作者们,假如忽然一天被你们的纯洁的儿女看到了,问你那是什么意思时,你该做何回答?这种网络环境,终究会影响于孩子,影响于下一代。
其四,这些词语,从女性角度来考虑,就是一种极端的不尊重。当然,说这些的并不一定全是男性。但总体上讲,无论谁说,都是一种文明倒退,都应该是一种不齿的行为。
其五,任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们的网络会变为“眼球、逗趣、发泄”网络,离文明越来越远。我们的汉语文化会走向何处?
假如“逼”字有生命,我猜它必于仓颉处告一状吧,它有何过错,只因字音与某字相同,就被世人逼迫,用于代替某字,来表现世人欲显露而又不想光明正大地显露的恶劣思想。它真的比窦娥还冤啊。
笔者希望,我们应多为下一代考虑,多为尊重女性考虑,为自己摆脱恶俗、低俗考虑,抛弃此类词语不用,还“逼”字一个清白,扶持正理、正义的文字。不要为了一时之快,用一个代人受难的“逼”字,显露出你思想里的卑劣来,而你还如阿Q一样自欺欺人,或者如那一位皇帝一般,明明已脱光光,还以为身上有遮羞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