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时评|智慧养老 前景可期

作者:高咪 高倩 邓娴   发布时间:2022-03-31 09:36   来源:安阳日报

智慧养老 前景可期


编者按:随着科技进步,智慧养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重塑了养老的内涵和形式。今后,智慧养老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如何做好技术创新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如何弥合“数字鸿沟”,值得我们深思。


科技助力 让养老更智慧


□高咪


近日,河南省智慧康养设备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成立后将为养老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为科技创新助力,这对我省养老产业发展来说是个好消息。


科技是企业创新的“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作为牵头组建产业研究院的河南翔宇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曾荣获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0项科研专利。去年,该公司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头雁企业、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翔宇的例子让我们看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随着老龄化社会加剧,养老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很多企业看到养老产业的发展潜力,纷纷生产相关产品抢占养老市场,然而也带来一些弊端,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和定位,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为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获得主动权和话语权,更好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企业创新既要接高科技“天线”,又要接市场这根“地线”。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了解市场动态,满足市场需求。当下,互联网在老年人居家生活、生态旅游、保健疗养等领域发生着新变化,也为企业创造了新商机。前不久,南京市某企业生产的一款智能手表火了,这款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测老年人身体指标,还有轨迹管理、一键呼叫、在线就医、吃药提醒等功能。实践证明,相关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聚焦老年群体的需求,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适老化产品的研发和新服务方式的场景应用。


当然,要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活水源泉”,还需要政府部门加油助力。管理部门要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服务和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深耕本地市场,依托高校院所等科研资源,形成产学研发链条,培育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品质优良的本地养老行业龙头企业。


创新推进养老企业提档升级,是实现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彰显了企业的担当。让老年群体尽享科技改变生活的便利,是每一位子女的美好期盼,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秘籍。


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高倩


据报载,今年我省将有1000万以上老年人入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促进全省普惠养老服务高品质发展,切实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省民政厅建立“8+1”工作专班推进机制,“火力全开”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我市虽有不少养老院、疗养院与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但这些机构在照护服务、收费标准等方面参差不齐,唯有建立统一标准,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高品质服务,才能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做好养老服务,安全是基础。今年1月1日起,《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意味着全国所有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将受到这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保护。其实,民政部早在2013年就发布了《老年人能力评估》,从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与身体功能方面进行评估,科学界定需求,让服务更有效、更安全,为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提供了依据。不少地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标准,我们不妨结合地方实际,制订评估办法和实施细则,充分保障老年群体的利益。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这也需要相应制度保障。例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通过探索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形成需求数据库,提升了老年人的满意度。去年,民政部发布8项养老机构服务行业标准,从膳食营养、服务礼仪等方面对养老服务行业进行约束,以提升养老服务品质。这有助于相关单位实现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合,提高服务品质。


此外,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离不开第三方监督。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是由权威性、专业性的第三方机构的标准为依据,对养老服务的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价的活动。行业规范是评审标准,也是评定依据,在平时可以督促相关行业单位查漏补缺,提升服务,在出现养老纠纷时做到公平公正,有效维护双方利益。


今年1月1日起,新出台的8项养老服务行业标准与《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又迈进了一大步。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保证他们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这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保障执行。


弥合“数字鸿沟”还需再发力


□邓娴


前两天,笔者在银行发现这样一幕场景:一位老人在银行办理业务,因为不太会用手机操作,虽然营业厅有工作人员帮忙指导,但老人感到不放心,让女儿过来帮着办理。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且不说企业生产流程智能化、农民种地用上高科技,单看我们的生活,年轻人已习惯在手机上订餐、就医挂号,一部手机走天下已成为多数人的生活日常,还有很多家庭用上了智能家电,到营业厅办理业务也都智能化了。人工智能产品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智能产品也拉大了老人与社会的距离,造成“数字鸿沟”。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智慧养老的话题越来越受关注。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举措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比如,车站开设了无码无色通道,商超、医院保留了现金支付,不会扫健康码的可以人工登记信息。这些措施降低了智能科技对老年人生活的制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也渴望享受到智能生活带来的便利,渴望触网后的便利生活。所以,我们要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完善智慧养老模式。


让老年人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近年,从政策支持到适老产品的研发,都有了很大改善,处处表现出对老人年的关爱。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就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等作出部署。此外,《适用于老年人的家用电器通用技术要求》也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内容涵盖带盖电器应有“盖子缓降”功能,有线吸尘器应有“防绊倒”设计,家电的门、盖及抽屉均应可单手开闭等,让家电产品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笔者以为,智能产品的适老化改造要结合老年人的需求,推出适老化改造标准,比如,研发适合老年人操作的手机软件,智能家居要适合居家养老使用。同时,鼓励更多企业研发、改造适老产品,既能开拓新的蓝海又能推进智慧养老。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老年人过上智慧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多为老年人着想,弥合“数字鸿沟”,让老年群体更好地享受科技发展红利,让科技产品成为老人年安享晚年的得力助手。

责任编辑:张丹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