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时评|活力古都诠释夏日魅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2-08-04 11:45   来源:安阳日报

编者按

夏日的古都安阳,风景优美。广场上的惠民演出、挥汗如雨的运动者、步行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处处涌动着活力与激情。安阳,一座充满希望、活力的城市,正在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迈进。

释放文化活力 涵养城市气质

□高咪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去年,我市对外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着力建设文化强市,繁荣文化发展,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当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营造高品质、多业态、多样化的文化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必胜法宝。事实证明,好的文化环境,在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同时,还对优化产业结构、赋能文旅产业、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有独特作用,有助于一座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活城市文化活力,重在根植地域文化,挖掘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比如,我市形成以殷墟为龙头的重点项目集群,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公园等,将殷商文化融入城市建筑风格、规划建设中,留下独具特色的安阳元素。又如全市范围内建设甲骨文书屋、甲骨文特色学校,举办国际汉字大会、建成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等,让甲骨文从历史中走出来、活起来。当然,要把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并呈现出来,我们还要在微改造上下“绣花”功夫,在城市街道、老旧小区、车站广场、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通过景观设计、体验设计等方式,将本土文化资源与城市定位发展相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激活城市文化活力,要注重丰富商业内容,强化对消费文化内涵的培育与引导。现在很多城市发展都注重提升文化味,形成品牌特色。文化底蕴是一座城市特有的基因,传承弘扬这些独特基因,是城市发展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我们可以采取政府搭台、市场助力、文化生产的方式,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用文化加持相关产业发展。比如,通过殷商文化与制造业融合,开发文创产品、特色旅游,用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化产业,创造消费便利,带动文化消费。

激活城市文化活力,还要加强文化惠民,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博物馆里看展览、图书馆里听讲座、公园广场有消夏演出、线上线下有演唱会……一道道文化大餐,不仅让广大群众尽享视觉盛宴、感受文化魅力,而且有助于涵养城市气质,激发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在拓宽群众文化参与、文化表达和文化体验的同时,令城市文化熠熠生辉。

梳理挖掘文脉资源,致力让遗迹中的安阳、文物中的安阳、日常中的安阳,在融通古今中活态呈现、焕发新生,擦亮城市旅游名片。

让首店经济成为促消费新引擎

□邓娴

目前,今年市政府第二期消费券已经发放完毕,涉及家用电器、成品油、餐饮住宿等领域。此外,文峰区、林州市等也发放了在辖区使用的消费券。消费券的发放加快了促销费回补潜力的释放。

消费券的发放在我市并不是第一次,无论是发放“助力灾后振兴·创造美好生活”消费券,还是发放“安阳市夏季购物节”消费券,都对减轻疫情和洪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市场消费回暖,起到了带动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消费券的带动只能起到短期效应,消费券发完之后,一些商场、门店就清冷了许多。要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就要找到新的“牵引力”。

消费是内需增长的终极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枢纽,促进消费是稳住经济大盘的有效举措。从长远来看,要持续释放消费潜力,需要有效的促销费政策,包括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以提高消费能力;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经济等消费业态,其中,首店经济、夜经济可以作为创新消费业态的突破点和主要抓手。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地区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入驻开设首家门店,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经济形态。当消费乏力时,首店经济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提振消费。

让首店经济成为促消费新引擎,一方面靠引进品牌首店,使其发挥“圈粉引流”效应。这需要我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优服务举措,吸引更多的品牌首店入驻安阳,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靠本地品牌创新传统消费业态和模式。前两天,笔者到一家蛋糕店购物,这家新开的店面一楼可购物,二楼供就餐,三楼是书吧,图书免费提供给阅读者、购物者。这种模式给消费者一种全新的体验,十分受消费者喜爱,书吧间内座无虚席。面对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智慧化的需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比如“夜游+夜娱”“读书+购物”“艺术+零售”等,只有时刻保持变化,促进品牌的持续更新与重塑,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发展首店经济更重要的是要树立首店意识。我们要把首店理念根植于服饰、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等诸多业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引进、培育更多一线品牌、潮流首店、品质首店;开展更多具有“新、奇、特”元素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扩展“首店+”的发展空间,让首店经济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引领社会消费潮流的新动能。

(资料图)

从需求出发为群众体育运动增色

□高倩

如今,群众体育运动异常火爆。不仅有学校暑期体育课堂,在我市的很多公园广场、运动场馆,参加健身的群众活力四射,篮球、游泳、跆拳道等体育运动也越来越火。

眼下,自发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多,运动健身成为百姓生活的新时尚。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另一方面,与近年广泛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和相关宣传有关。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水平是衡量社会成员个体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基础,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相关部门不妨从需求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做好群众体育工作。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运动健身需求,需从硬件设施建设入手,广辟全民运动场所,配备大众健身器材。如今,我市相当一部分居民小区、街头游园、公园广场都设置了健身器材,加快了专业场馆的建设,硬件设施在数量上逐步增多,分布上更加合理。去年,我市新增了智能健身设施,把健身群众引入智能生活。暑假期间,山东青岛的中小学校将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借鉴于此,我们还可以开发现有资源,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多运动健身场所。

搞好群众体育运动还可以抓住热点做文章。如很多市民对盛大体育赛事非常关注,我们可以借势多开展一些相关活动,调动群众运动健身的积极性。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赛、篮球赛、足球赛、广场舞会演、武术展演等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群众体育火热局面。如今,在我市,有很多健身操、广场舞与健步走的民间团体,相关部门不妨激发各类健身团体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健身队伍中来。

曾经,为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市政府成立了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成立了一些市级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行业体协等。如今,我们也应从群众需求出发,在“细”和“实”上多下功夫,为群众运动健身搞好服务。比如,在社区或者体育场馆招募一些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在学校开展一些体育专项训练等,管理好场馆与器材,为群众运动健身安全加一层保障。用好的服务为群众运动增色,促进全民健身大发展。

(资料图)

责任编辑:张丹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