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勘登鲁班壑(组图)

作者:原太吉   发布时间:2016-11-25 15:54   来源:安阳新闻网

  寓前三日,携妻同登太行北雄之鲁班壑。

  鲁班壑舒仰于太行山颠中段,海拔达1200米,是进入林州市境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处胜景。

  我之于鲁班壑,是既熟悉又陌生:生于斯,长于斯,青少年时,晨起的第一眼风景就是鲁班壑,落日时的最后告别也是鲁班壑;离家后,较少回家乡的缘故,亲抚鲁班壑的机缘也少了,对此一熟稔如歌的去处,时间愈久,愈发生疏,随着经年累积的对“山”的思索,激起一股重登鲁班壑的冲动。   

  一,山道今昔

  迈过山脚下的一座红旗渠小石桥,就踏上了登山的小路。

  从路径的大致方向看,通向鲁班壑的小道基本呈直线,蜿蜒攀援在一架山脊上,是通向壑中的最快捷路径。

  (能比较快捷地登上鲁班壑的路径有两条,我们走的是居中一条,与此相临300米南侧还有一条路,也可以登上鲁班壑)  

   

  如今的山道,没有了40年前的尘土飞扬,没有了撒落道中的碎石乱枝——那个年代,人们频繁上山开凿采伐,对大自然的过度的索取,导致大山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大山象一架被人挖割尽肉的骆驼,瘦削嶙峋,奄奄一息。——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洁净如洗,路石铺整有致。   

  甫入山道不远,踏过一座新建不久的小石桥:说小,指其只有两米长一米多宽,桥面是两块大花岗石版铺就,简单而实用,拙美而自然。令人称奇的是,该桥竟然是一个通达四方的“交通枢纽”:它东接山下村落,西达鲁班壑主道,东南通向一片山中古宅和林边另一座小桥,西北援接鲁班壑胞测另一架山岭。这特定的小地理,站在离此桥西百米外的坡道上遥望,小桥躯肢恰如大写的“X”形,唯妙唯俏,形神俱佳,观用两惠。

  回溯以前,少时对该桥多有印象:那是一座跨度和宽度都要小一半的单体石桥,桥面局窄光滑而不平,只能让一人或一辆独轮车通过。几十年过去,人们对环境和大自然价值观念的转变,使人们逐步懂得爱山、护山、修山了。不知道,在人们的心底,对山等事物的认知还会有多少积淀和厚养!

  在山道的缓坡部分,有的是石块铺垫,有的是在裸露的风蚀岩上凿、踏而成。那些石块铺就的路面,白、蓝、褐、黄、黑………颜色各异,形态多姿;一块块路石,在千百年来无数路人的踏磨过程中,变得光滑若琉璃,在阳光照耀下,泛着洇润的“包浆”;俯前亲抚,纹路画图,赛过古风景德,似一件件古董,启人联想: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用无以言说的历史踏抚出来的“包浆”啊!  

 

  好几段风化岩(似土又象岩)面上的路,看得出,在经年累月的踏走磨砺下,路中逐步沉凹。想象得出,那是表面不断被踏磨成粉又遭雨水长期冲刷而至。石板与风化岩的区别,在于数万年前所经历的地热熔炼程度不同而不同;显现出,任何事物经过锤炼与未经锤炼是大不一样的,它们抵抗外力的韧性是迥异的。

  在比较陡峭的山道上部,路面已经基本看不到砂岩一类,几乎全是花岗石铺就。由于路陡,路石铺砌工艺愈发讲究:注意大小石块的有效搭配,大块充当“挡石”,小块充当“侍从”填充边角;上下阶之间用立板石分割挡砌,形成“包围”,既可以“抱”住围内石块不能移动,又可以防止沙土流失——当地山人有云“沙在石固,沙走石动”之说。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满路皆石的石块之间,依然可以寻到一掬细土(它们肯定是风雨呈送而来),这些细土不但装点了狰狞的路面,使得行人的视觉感受稍微绵软舒服些,而且更为科学实用:一些草籽树果在这有限的土壤里繁衍生息,竟长成一缕缕草障,为登山人提供了挪步歇脚的支撑。

  先人的科学观还不止这些。在路段急陡处,许多路石一反平铺做法,采用竖立“栽铺”:即在一些极易滑坡的地方,将几块平板石块竖立“栽砌”或“排砌”在那里(当然其露出的断面与其它石块是平的),防止了其上游坡位石块的下移,保证了路面的长久坚固。从物理学角度讲,接触面越小其单位纵向压力(定力)越大。这不能不佩服先人的聪明智慧!山道越是陡峭,这种修筑路面的做法越是频繁出现,一直延伸至鲁班壑顶。 

  二,环境意识

  一进入山境,浑身感受的是,人被漫山遍野的茂密森林所包裹:从山脚到山顶、从沟底到岭上,从脚边到头上、从路边歇脚石侧到路旁岩坡上,到处是争相茁壮成长的各种树木。

  多年前我就注意到,这一片太行森林,在“谷歌”地图上,被实景显示得特别耀眼:太行山由北而来逶迤数百里,在这里突然变成了一泓绿海,她比尊左尊右都要绿得浓重、绿得宽厚、绿得灵气、绿得奇秀;她是一抹青翠的大写绿色,她是一段蔚蓝的植物之海,又是一颗碧蓝璀璨的宝石;在绿色中,更有一条明亮的、神仙般的腰带——举世闻名的红旗渠——隐约缠绕,显得宛若仙境!在崇尚绿色的今天,林州人的数十年勤勉奋斗,终于换来了今天醉人的环境成果。  

  话说山道下半段,是筑在一丘风化岩上的小路。由于山表面下全是风化石质,完全不宜植物生长:在数十年前,经常干旱加上人们频繁砍伐,这里几乎没有植被,充其只有零星几株瘦弱低矮的小灌木。但放眼现在,在风化岩表面一层薄薄的腐殖质滋养下,硬是生长出了漫山遍坡的各种灌木树丛,虽仍不能与沟凹处的参天树木相比,但也蔚然成林了:最多见的是一种叫“荆蒿”的,我们常言“披荆斩棘”中的“荆”即为此植物,它很少能长成可资建筑用材,因其一年生或两年生嫩枝具有很好的韧性,当地百姓在1980年代以前,常用作编制各类箩筐,为农家肩挑手提之用,更作践的是尚在嫩条生长阶段便被割去沤肥,在农业生产上作用较多(几年前,我到山西平顺县凤凰山“原起寺”观瞻,听寺住持讲,该寺所用大梁和部分檁材,均是数百年方能长成的“荆木”,木质坚硬如铁,纹路崎岖别致而且此类木材现今已经绝迹,堪称“绝木”,她的价值要远远高贵于什么各色红木等稀有木材)。而今,“荆”与高高的栎木、楝树等杂居一起,互相依偎,簇簇上拔,形成高低不同的、可以互相借助的植物群落。注意,这就是“林”的典型立体风貌,而不是以前高不过膝的零星低矮灌木。“成林”意味着这一座山林已经有了木材蓄积量,已经可以滞留水分涵养山体,已经能向大气中排放一定的天然氧气,惠泽一方人间、清洁一片天空。  

  山道一侧的栎林。当地人称此树为“菜树”,意不成材:大跃进年代,多将其砍伐作炼土焦炭用,后常做矿山坑道支撑木;家庭几无大用,多拿去烧饭或偶做刀把之类。查植物志,它学名栎木。有云“生在江南为白栎,生在江北为灰栎”,是就其外表的颜色而言,木质是一样的。栎木树下漫山遍坡落下厚厚一层栎木树叶,由于多年禁山禁伐,栎木树叶和各种朽枝堆积,日久成腐殖质,滋养坡上树木更加茂盛。对比生产队大集体时代那扫搂得干干净净的大山,眼瞅着漫山遍坡的厚厚的有机肥,不禁心生感慨:与其说时代改变一切,不如说生产力发展创造了一切!

  当地政府为保护山林,各镇、村均委任有护林员,定点定时巡护,保证了这一带山林的整体安全。
一边享受天然氧吧带来的无比舒适,一边拍照美景,唯恐丢失某处俊美于眼底。不经意间,我发现,在山道旁一块石头边,放置一个褐色塑料袋,大小若篮球,内里装满了各类生活垃圾。真是一阵喜悦!这是哪位旅者抑或哪位环保人士的义举!继续一段山路后,又见一只同样的袋子,……..这样先后遇见三只同样装满垃圾的袋子,且都放在路旁显眼位置。多么可贵的环境意识的真切再现,多么可贵的崇高义举!看到三只袋子,在漫漫山林中顿感一片暖晕环绕周身。
不可炜言,一路走来,山道两侧林间道旁,并不缺少人们登山时丢下的各色垃圾,它们象不忍卒看的破败疮痍,张扬地漂浮在树头枝上,撒落在灌丛草叉,与静谧如画的绿色森林是那么的不协调。

  即便如此,在这并无什么管理措施的天然旅游休闲胜地,能看到一丝秩序的影子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依然是难能可贵的,是令人欣慰的。

   

  三,文化新月

  鲁班壑山道充满了先人古趣,却也不乏今人幽默。

  在一处形似楼梯的山道台阶的阶前石上,赫然见一行“厨邦酱油味道鲜美”的字样,用黑色尼龙笔书写,大小约四平方厘米,字若爪蚓,绝不是付费广告,却彰显了市场经济的强风竟也吹上了这样高度的山巅,着实令人感叹!——广告的魅力是,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是什么品牌的商品,都要尽可能多地让人知晓,——哪怕是在山道上、在行人罗鹊的偏僻山野也是如此。 

   

 及致快到鲁班壑口时,在山道一些平滑石板上,不时见到几行“xxx到此一游”之类的话语铭句。我忽然因此突发奇想:何不向所有向往登游鲁班壑的人们告知:在你登游此处山路时,可以携带各种书写工具,在沿途大小石头上,适当进行各种文化创意创作,甚至于幽默涂鸦(当然要求是正能量的),这样既不破坏环境,又能增加日后人们登山时的乐趣,甚而增长知识。——一种现象用在不同的地方或者用不同方式表述,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社会效果。

  在短短几里山道上,修建有五座大小庙宇,其中三座是供奉鲁班的单一神庙,另外两座则是供奉其他诸神。从庙宇的形制看,均是近年陆续建设:大的如三间农舍,小的只有两平方米。人们为寄托某种崇仰,着力塑造了鲁班济世救民的美好形象和期望鲁班神力能佑及当代的羸弱心理;这种情形,是普罗大众的一种从神心理,也是一种朴素的文化现象。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处于人间意识的跨界地带。  

  登鲁班壑,自然应当有鲁班的话题。在鲁班壑“壑”底部南侧,一面矗立的昂昂石壁上,摩刻着五个诺大的手指形图,凹凸有致,层次生动,栩栩跃然:据传,这是鲁班当年攀山越岭,行涉中原时,路遇太行阻隔,情急之下神掌推山,山梁被攉开一个巨大缺口,鲁班得以跨越太行,善行中原大地。神话归神话,但这一美好传说能在当地民间家喻户晓,深铭人心,却不是偶然的:林州市自古出能工巧匠,善修筑,长拔造,体现在文化上自然有其地方特点;数年前,国家建设部专门为建筑界设立一个奖项“鲁班奖”,这算是对鲁班的一个最响亮的褒扬和纪念了!  

  走在登鲁班壑的山道上,这寥寥几处稍能体现一些文化气息的新旧迹象,从民间视点看或许是恰当的点缀;我说,就此止焉,原山原神为好。

  

  四,登顶花絮 

   

  一路“勘登”,颇多发现与感受。

  自小就受到前人的教诲,云“登山不怕慢,就怕站一站”,是讲在攀援登涉过程中,中途不宜过多、过长的休息,否则体力极易产生惰性,对后续登涉失去耐性和信心。又云“登山一根棍,胜却一条腿”,是讲登山前最好弄一根柱棍,在登山中,一棍在手,用处好大:一是可以分散两腿承受的自体压力,减轻登山时的腿部疲劳,大幅提高登山速度;二是可用作防身武器——若遇见蛇类,可以用柱棍挡避,若是遭遇大型野兽,一条小棍完全可以阻吓它不得近身,等等效用多多;三是可以作“探棍”用,当脚前发现不明物体或不明空间时,可用它去一探究竟,避免盲目前往可能出现的危情。还云“冷不冷带衣裳,饥不饥带干粮”,是讲离家登涉,一定要带一点饮料和食品,以在体力消耗过大时补充能量,切不可自认强壮,利索逞强;还要带必要的御寒衣物,因为下山时,身体运动减小,体内循环减缓,产生的热量相对要少,上山时汗孔张发尚未恢复常态,此时若衣服单薄,风寒侵袭,人极易受寒感冒,所以上山前要带件衣服、下山时要加穿衣服。

  将近鲁班壑顶部时,见一位背妇男者下山。因我带有照相机正拍摄盛景,他主动要求为他拍照:这是一位中年男士,背着一位女士,脸颊汗流如雨,却仍镇定如常,甚至带着一脸的幸福!我为他们拍照后,向他索要了联系电话:回去后好将照片发给他。他告诉我他姓魏。返寓翌日,我们开通了微信,方知那天背的是他妻子,在下山时不慎崴了脚,就出现了镜头前的感人一幕。世事物语:夫妻就应这样,不但甜蜜共享,更要患难与共!

  与少时所见不同的是,山道沿途不凡水源:今年雨水充沛,山上也受到滋润。中途至少存在三处触手可及的水源。看到那种水流滴哒的情景,心中多了几分放心宽慰,少了几分莫名的担忧。

  想起少时与伴儿在登临鲁班壑时曾激情而出的几句:“狂行一万步,登上九云端;临高思何去,志欲全球安。”一甲过去,回首往昔,堪作交代,聊以自慰。   

  2016年11月2日,于秋冬之交,裹服寒夜草。

  

( 原太吉/图文 )

 

 

责任编辑:李艳丽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