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改善民生 回应社会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加强对重点民生问题的监督,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高度关注生态建设
天蓝、地绿、水净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为推进“蓝天工程”深入开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环保部对我市大气污染挂牌督办整改情况的报告,将环境保护年度工作报告纳入人大监督范畴,督促和支持市政府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重点查处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的污染问题,切实增强环境执法监管的震慑力,使我市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
为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听取了我市园林绿化工作情况汇报,批准了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整,提出了体现安阳特色、打造精品工程、突出精细管理、强化要素保障等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我市绿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持续开展“安阳环保行”活动,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给予跟踪监督,不断推进美丽安阳建设。
高度关注食品安全
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了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畜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并围绕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打击食品犯罪、打击违法农资经营等问题,对市政府及市农业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等13个单位进行了专题询问。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专题询问为龙头,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务求实效为目标,在认真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听取汇报、视察暗访、专题询问等监督方式,督促和支持市政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百日攻坚活动,有效解决了我市多年来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不落实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排查了食品安全隐患,堵塞了漏洞,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跃上新台阶。
高度关注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城市规划工作,听取审议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13年~2030年),连续两年对城乡规划年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依法批准了迎春学校规划内容调整,先后提出了强化规划引领、突出民生优先理念、完善控制性详规编制、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等意见和建议,努力以强有力的规划管理推进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
为解决东区上学难、买菜难、如厕难问题,自2010年以来,市十二届、十三届两届人大常委会以群众利益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连续6年跟踪监督、接力监督、问效监督,圆满办结了《完善东区建成区生活和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议案》。通过议案办理,督促和支持市政府建立健全了公建设施规划、建设、验收、管理的长效机制,编制出台了一批公建设施专项规划,在东区新建了4所中小学、3个农贸市场和28座公厕,使东区群众生活更为便捷,彰显了人大为人民的宗旨要义。
高度关注午托和卫生事业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跟踪督办了《规范和加强中小学生校外午托管理的议案》,督促和支持市政府出台了《安阳市午托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午托机构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部门职责和午托服务基本规范,并在全市范围内对午托机构进行了认证、整顿和人员培训,实现了午托机构从“无人监管、自生自灭”到“有制度规范、有政策引导、有机构管理、有人员负责”的历史性突破,较好地保障了午托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了我市午托市场的健康、持续、规范发展。
为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关于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汇报,提出了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强医疗队伍建设等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