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基层党员杨小玉:做甲骨文的传播者

作者:文京   发布时间:2017-07-04 08:56   来源:安阳电视台

  2009年,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成和开馆,一群对甲骨文怀着好奇心理的女孩们,走进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文字殿堂,从开始阶段一点一滴地对甲骨文的认识和学习,到后来向国内外游客做娴熟的讲解,这对于讲解员杨小玉来说,不仅是人生阶段的重要历练,更让她在知识层面达到了升华和提高。

  杨小玉告诉记者,在进入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之前,她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跟历史古文字一点儿也不沾边儿。所以,在她入馆之初,面临着很多挑战。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一组组长 杨小玉

  “对于人物历史知识,并不是特别的丰富和全面。比如陶器是什么,甲骨文到底都包括一些什么样的形式,以及中国的瓷器,历史演变。其实对于自己来说,还欠缺很多。而对于成为一名讲解员,心里是非常没有底的。”

  2009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建馆之初,杨小玉就认真学习讲解方面的礼仪知识和讲述技巧,并先后参与修改、整理讲词达6万余字,内容涵盖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十余个学科。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一组组长 杨小玉

  “在整个前期的培训当中,我非常认真地来学习这些知识,就是希望自己在真正成为讲解员的时候,能够对每一位游客负责。”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从事讲解工作,可不是件轻松的事,要涵盖历史、考古、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费心又费力。讲解路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这一切的辛苦,杨小玉都坚持了下来。她自己粗略得计算了一下,讲解一场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讲解路线约1.5公里。开馆七年来,她已顺利完成讲解近6000场,日平均2.5场,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好评率百分之百。

  游客:“如果没有讲解员讲解,那就是蜻蜓戏水,走马观花,逛一圈就完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字背后的一些故事和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文字博物馆,每天早上9点开馆,下午5点闭馆,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讲解员要在展厅里说7个半小时的话,走9公里的路,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间,她们甚至连吃饭、喝水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要挤时间才能完成。

  中国文字博物馆宣教部培训讲解科副科长 刘伊丽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素质过精的讲解队伍。那其中,小玉同志,就表现得比较不错。那她作为一名讲解员,同时又是一名党员,首先非常注重自己的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与此同时,在老讲解员对新讲解员的传帮带的过程当中,她也起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责任编辑:李艳丽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