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安阳文旅集团帮扶林州石板岩镇大垴村脱贫工作侧记

太行山巅上的扶贫进行曲

作者:安邦生   发布时间:2018-02-12 15:31   来源:安阳网

太行山巅上的扶贫进行曲  ——市文旅集团帮扶林州市石板岩镇大垴村脱贫工作侧记

 

 文旅集团领导与大垴村村委会成员研究扶贫方案

 

工作人员到贫困户家调查走访(组照为资料图)

 

 工作人员到贫困户家慰问

□记者 安邦生

  林州市石板岩镇大垴村,位于河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地处林州市西北端的太行山山顶,海拔1750米,是林州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大垴村地势险峻,林地多、耕地少,粮食产量很低,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多年来,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届又一届政府,一代又一代村干部始终在不懈努力着。20世纪80年代,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为首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劈山开路,苦战10年,硬是修通了15公里长的山区公路……

  如今,帮扶大垴村脱贫致富的接力棒传到了安阳市文旅集团手中。自2015年8月起,作为大垴村的对口帮扶单位,市文旅集团对大垴村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帮困措施:安排提供公益岗位,每年拨付扶贫资金,投资铺设石板道路,改建、整修村级卫生所,协助安装自来水管网,完成电商代理点设备安装,扶持贫困户发展蛋鸡养殖……这一件件实事向村民展现出一幅美好画卷,激发了大垴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心,在太行山巅上谱写出一首慷慨激昂的扶贫进行曲。

   寻支援创实效

  改善基础设施

  2015年以来,安阳市文旅集团为驻大垴村第一书记创造条件,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支持,努力改善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林州市扶贫办为该村投资铺设石板道路600米,完成健身场地建设和健身器材的安装,拓宽村内5公里自然村通往外界的公路,极大地方便了上山人员和车辆的通行。

  大垴村历来干旱少雨,村民用水不便,过去人畜吃水主要靠收集雨水,村民需要挑着水桶到蓄水池打水吃。为让村民吃上自来水,市文旅集团驻该村第一书记孙珍习积极配合水利部门筹划自来水管道铺设与安装工作。目前,各自然村已经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大垴村村民多年吃水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大垴村山高路险,过去,上山进村只有一条土路,很不好走,山上的人去一趟镇政府,徒步至少需要6个小时。碰到雨雪天气,土路就变成了泥路,更是难行。现在,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干净平整的石板路。“帮扶队来了,通往大垴村的盘山路宽了,走起来安全了,我们村的路也修通了……这都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是俺村第一书记的功劳!”大垴村的王大娘激动地说。

  找项目促经营

  助力快速脱贫

  经与大垴村“两委”沟通,市文旅集团与大垴村签订《公益岗位扶贫定向帮扶协议》,为大垴村贫困户增设、安排公益岗位,每年拨付帮扶资金10500元直至2020年,以实际行动帮助大垴村村民早日脱贫。

  “山里风景美、空气好,如今,上山旅游观光的人可多了!”村民白秋香高兴地说,“昨天,俺的农家乐接待了20多人,客人都说在山里吃饭不仅花钱少、吃的好,而且玩得尽兴、住的舒心。”

  大垴村风光秀美,自然条件优越,但因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虽有美景却无人气。如今,因为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该村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到大垴村,而带领乡亲们发展农家乐,只是市文旅集团为大垴村制订的脱贫工作方案之一。

  通过长时间帮扶、调研,市文旅集团为大垴村的发展制订了详细方案: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山区特色,以构建富裕、美丽和谐村庄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促进大垴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了形成长效的脱贫机制,实现“造血式”扶贫,该集团与湖南凤凰古城公司合作,引进战略旅游开发伙伴,协调资金,加大对太行山的开发投入,多措并举,逐步形成观光旅游、娱乐、度假、休闲等产业链,扩大就业,全面带动贫困村民摆脱贫困。

  重引导做后盾

  引领脱贫攻坚

  市文旅集团引导大垴村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靠自身,自强自立、奋发有为,只有努力才能脱贫,只要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就能脱贫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大思想帮扶力度,进一步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多渠道、多形式鼓励贫困户摆脱等、靠、要思想,鼓励村民勤奋努力,变“输血”为“造血”,通过自身努力过上幸福生活。帮扶结对工作的开展,使大垴村迅速“热闹”起来:

  “俺想在村里建个农家饭店,就是缺少启动资金。”

  “俺要盖10间房,搞个农家乐。不知道有啥扶持政策没有?”

  “俺准备搞林果种植,销售山货,要是技术方面遇到难题该找谁解决?”

  “俺在村里的养殖基地打工,每天有60块钱的收入,工资虽然不算高,但能守着家。基地活儿少的时候,俺就跟村民一起上山采摘柴胡、青翘、黄芪、黄芩等野生中药材,每天能有一二百元收入。现在政策好,交通也方便了,只要人不懒,在山里照样能挣钱。”

  驻村第一书记孙珍习在当地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紧抓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持和生活扶持等精准扶贫项目,充分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送温暖助扶贫

  实现精准脱贫

  大垴村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有12个自然村、71户人家,183口人,面积1.57万亩,原有贫困户25户,贫困人口69人。25户贫困家庭中,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也已经49岁,这些贫困户家庭人员不仅年龄偏大,身体也普遍不好,很多都患有疾病,针对大垴村贫困户多数是丧失劳动力的老、弱、病、残人员,市文旅集团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号召集团员工捐献衣物数百件。每年重阳节,由该集团领导带队,给该村60岁以上老人赠送牛奶、方便面等生活物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去年收入怎么样?日常靠做什么挣钱?社会基本保障落实得如何?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市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不定期到农户家中走访调研,时时关注大垴村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扶贫工作落实到位。截至目前,该村实现脱贫户17户、脱贫人口58人。

  

  下足绣花功 脱贫奔小康

  □安邦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持之以恒地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社保兜底等多样化举措,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安阳文旅集团组建结对帮扶小组,帮扶到村、定点到户,定期入村入户与帮扶人对接、交流,了解帮扶家庭的具体困难,寻求解决办法。利用党员帮扶贫困户机会,组织党员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培训力度,真正形成帮起来、扶得住、真脱贫的长效脱贫机制。利用入村调研的机会,加大对村“两委”人员的培训力度,帮助他们分析了解国家政策、精神,提高理论认识,积极寻找发现符合大垴村脱贫致富的项目,引领脱贫,为确保扶贫地区群众早日步入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只要高度重视、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要想让群众心悦诚服地跟党走,就要为群众解决困难。在当前扶贫攻坚工作中,首先要把惠民政策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低收入群众、特困群众身上,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用到兜底政策上,做到雪中送炭,让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党的政策温暖。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之年,越到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尚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往往脱贫难、返贫易,继续推进脱贫攻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决胜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必须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要继续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揽,努力实现我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的奋斗目标,聚焦深度脱贫,下足绣花功夫,攻克坚中之坚。

  帮扶不仅要从经济上帮,更要从智力上扶,从“根子”上解决百姓的致富问题。扶智要激发农民真正想干事,肯干事的主体自觉,激发农民爱学习、好钻研的个体热情,扶贫不仅要给农民资金和技术,还要开启农民尘封的精神世界,促使他们明心见性,真正警醒:人穷不能志短,要靠自己的双手,靠科技进步,自力更生,努力奋斗,变“输血”为“造血”,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才能走上致富之路,最终实现真正脱贫,彻底脱贫。

责任编辑:王崭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