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一组数据 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09-05 08:44   来源:安阳日报

原标题:新中国成立70年成就系列报告之一不忘初心奋进七十年 砥砺前行铸就新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地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市统计局组织编写了新中国成立70年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将从即日起陆续刊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安阳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苍凉走向美丽,千年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安阳经济社会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人民生活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安阳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一、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新中国成立前,封建专制主义的长期统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安阳社会经济极其落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经济规模不断跨越新台阶。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从1949年0.89亿元到2018年239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949年41元到2018年46443元,公共预算收入从1949年1145万元到2018年154.1亿元,经济总量迈上两千亿元新台阶。


  分阶段来看,1957年以前是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卓有成效地推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从1958年到1978年经济发展陷入低谷,这个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安阳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全市生产总值2008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3.1亿元,1978年至2008年平均增长11.2%,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2018年生产总值突破两千亿元,达到2393.2亿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50.1亿元,净增48.4亿元,2018年达到154.1亿元,是2008年的3倍。投资规模的扩大、财力的增强,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08年后,全球经济发展陷入低谷,安阳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在调整中逐步优化向好。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7%,三产占比达到45.7%,三产取代二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力军。


   二、从单一农业经济到百业兴旺,产业支撑显著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农业发展缓慢,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194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仅7842万元,粮食产量仅39.2万吨,亩产45公斤。1978年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安阳实际,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兴办农业水利灌溉设施,一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不断实施,农业税取消,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建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经济活力日趋增强。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375.2万吨,是1949年的9.6倍,粮食亩产419.3公斤,是1949年的9.3倍。安阳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部规划的粮食、棉花、油料优势种植区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滑县小麦,内黄县花生、红枣,林州市大红袍花椒、山楂、核桃、板栗,汤阴县、龙安区绿色无公害小杂粮,龙泉花卉等名优特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工业生产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的转变。1949年全市仅有工业企业94个,工业总产值892万元,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生产条件极其落后。安阳钢铁公司、安阳电厂、安阳内衣厂、安阳化肥厂、轻工机械厂、电子管厂等一批大中型公有制企业建成,为全市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49年至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9.8%,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打破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全面发展,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全市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3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927.9亿元,年均增长12%。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下滑、市场需求不振、工业品价格下跌压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备、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推进工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2018年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3.5%,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长36.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17.2%。


  三、从产品短缺到商品及服务丰裕,第三产业迅速成长


  服务业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重点发展物质生产,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交通邮电、批零贸易等少数服务行业起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109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较1949年提高38.7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分别增长了17%、13.7%,两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的11.5%。201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7.7亿元,是1949年的3980.5倍,年均增长12.8%。已形成了以万达、义乌、沃尔玛、丹尼斯、海鑫购物广场为代表的现代商业集群。随着多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落户安阳,金融业迅速崛起为第三产业支柱行业,有力地支撑了实体经济发展。2018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701.2亿元、1463.7亿元。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带动了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2018年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149.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24.1万户。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611.6万平方米,2008年至2018年均增长12.4%。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不断提升旅游层次和带动作用,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殷墟、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相继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11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2018年年末,全市有4A级以上旅游景区8个,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3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6.6亿元。


  四、从凋敝落后到繁荣兴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事业方兴未艾。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逐步建立起了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保险福利制度,全市群众享有较为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积极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了养老、医疗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391.1万人、582万人,分别是2008年的9.1倍、10.4倍。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事业非常落后,不但学校数量少,而且结构层次低,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660所,在校学生数92530人,其中小学1654所,初中3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3521所,其中高等院校 6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124.7万人、教职工7.9人,分别是1949年的13.6倍、29.1倍。


  文化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建设、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2018年年末,全市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群艺馆、文化馆10个,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5个,公共图书馆7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增强。新中国成立以前,安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安阳科技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一批科研机构相继成立并快速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逐步显现。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发明专利授权2141件。


   五、从功能单一到结构优化,城镇功能日趋完善


  顺利完成了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了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市区人口由1949年的6万到2018年突破百万,市区面积扩大到655.8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市,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口由1949年的10.65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68万人,增长24.2倍;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5.1%提高到2008年的37.3%、2018年的51.8%,2018年比2008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城市交通运输日益发达。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交通基础十分薄弱,当时虽有京汉铁路贯穿全市,但是运输能力有限,公路运输更为落后,甚至没有柏油路面,运输工具仅有人力车和极少的畜力车,1949年,全市货运量仅有22万吨,周转量147万吨/公里。70年来,全市的交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发展迅猛。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14万公里,2018年达到1.3万公里。2018年,全市公路客运周转量16亿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321.6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5.6%。京港澳高速、南林高速穿境而过,西北绕城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3公里,实现高速公路、国道、城市道路无缝衔接。京广高铁、京广铁路贯穿南北,晋豫鲁铁路横贯东西,形成“两纵一横”铁路网。安阳机场、林州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安阳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六、从缺衣少食到对美好生活向往,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居民收入连续翻番。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人民生活极端贫困,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全市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长,人民生活摆脱贫困,由温饱迈入总体小康。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聚焦发力、精准施策,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全市居民储蓄存款1949年仅有2万元,2008年增加到526.5亿元,2018年达到1870.7亿元,近10年平均增长13.5%,人均存款超过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03元,70年年均增长12.7%,近10年平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34元,70年年均增长11.7%,近10年平均增长11.1%。


  70年奋斗岁月饱经风霜,70年发展历程壮丽辉煌,今日之安阳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人民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去实现更伟大的目标。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市人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奋力推进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安阳日报

责任编辑:郭聪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