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杜瑞民:给蔬菜种植加点儿“黑科技”

作者:黄亚楠   发布时间:2020-07-17 10:45   来源:安阳日报

原标题:给蔬菜种植加点儿“黑科技” 

 ——记市管专家、市农科院副院长杜瑞民 

 

杜瑞民(左)在大棚内指导菜农种植西红柿(资料图)

  7月的早上,安阳县韩陵镇梨园村的街道上逐渐热闹起来,一辆辆满载西红柿的面包车、三轮车陆续来到收购点。“今年的西红柿品质好、产量高,又是一个丰收年!”菜农李海庆喜上眉梢。

  梨园村地理位置偏远,以前以种粮食作物为主。如今,以梨园村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番茄小镇”,种植面积达333公顷,年产西红柿4150万公斤,产值近亿元。李海庆说:“俺能有今天,离不开杜瑞民院长和农科院专家几十年的付出。”

  现年54岁的杜瑞民,是市农科院副院长、河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安阳试验站站长。他1986年毕业,之后的10年里长期在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的多个乡镇“住村”进行技术指导,与农民同吃同住,颇受当地菜农信赖。

  梨园村的李光福正在自家大棚里忙得不可开交。“今年西红柿长得不赖,一亩地能有万把块钱收入。我可是俺村第一个种西红柿的人!”他得意地说。1992年,李光福率先试种黄瓜,生产中遇到难题,求助于杜瑞民,杜瑞民不仅帮他解决了问题,还推荐给他前景更好的大棚西红柿项目。“杜院长骑车来到村里,手把手从定植、打叉、抹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教我种植技术,我十分感动。现在,我已经从当初的单家独户发展到合作经营,合作社现有200多户村民,850栋温室、大棚,占地约3000亩,年育苗200万株,年产值6000余万元。”李光福乐呵呵地说。

  梨园村的西红柿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杜瑞民和他团队的保驾护航。2018年,梨园村暴发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害来势凶猛,杜瑞民立即联系国家级专家会诊,确定了病害种类和防治方法,连夜对300多名农户进行病害防治专项培训,及时控制住了病情,为农户减少损失千万元。

  不仅是韩陵镇的番茄基地,在宝莲寺镇的蔬菜基地、内黄县的甜瓜基地……杜瑞民把培训班办到了田间地头,把脱贫攻坚、科技助农的“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组织的培训超过100期、培训逾6000人次,累计推广50多个新品种、20余项新技术,解决了大白菜根肿病等20多个生产技术难题。为及时帮农户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杜瑞民不仅对农民公开自己的电话号码,还建起了微信科技服务群,耐心回答菜农提出的各类问题,提醒农户不同时节应该注意的事项。经过杜瑞民团队3年多的努力,农民不仅增收了,科学种田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主动学技术,这是我最乐意看到的。我的技术和本事都是国家培养的,只要大家肯学,我定倾囊相授!”杜瑞民说。

  “喂,杜院长你好!我是六村乡千口村的刘贵献,村里种的辣椒突然出现了死苗现象,大伙都没见过,想请您来看看。”2019年7月的一天,内黄县六村乡千口村党支部书记刘贵献火急火燎地拨通了杜瑞民电话。千口村种植朝天椒近万亩,朝天椒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挂断电话,杜瑞民立刻赶往千口村,经初步判定是根腐病引起的死棵现象,但导致根腐病的病原菌有多种,他又采集病样连夜赶回单位进行检测,确定了病害是镰刀菌所致。第二天,他又到现场把防治技术教给了种植户,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重茬危害是制约设施蔬菜高效发展的瓶颈之一,杜瑞民带领团队率先在设施蔬菜土壤处理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领域开展研发。2018年,市农科院与省级贫困村内黄县亳城镇陈流村签订了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协议。针对当地连年早春甜瓜秋延番茄的种植模式和大水漫灌粗放管理的种植习惯,杜瑞民从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着手解决死棵,用滴灌技术解决大水漫灌造成的病害严重问题。村民陈振学说:“杜院长帮俺处理过土壤后,西红柿一棵没死,今年可挣着钱了!”村民左报军自从改用滴灌技术后,每棚甜瓜能增收2000多元。

  瓜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蔬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30多年来,杜瑞民和他的团队引进筛选了一批批新品种,推广了一套套配套集成应用技术,为蔬菜产业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提高了菜农的收入,也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安阳日报》记者 黄亚楠

责任编辑:李艳丽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