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医生之家”战疫情
原标题:硬核“医生之家”战疫情
郝振华(左二)在疫情防控卡点检查工作 (元志林 摄)
一个“医生之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在淇河之滨的林州市临淇镇被人们传为佳话,带给人们力量和温暖。获悉这个家庭中的郝振华日前荣登“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医生候选人榜单,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当之无愧!”
“刚接到通知,发生了重大疫情,明天,我、晓芳、振国都要上班,娘也要在石门寺村开展疫情监测工作。爹,两个孩子还得麻烦您照顾。”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一场特殊的家庭会议召开后,郝振华一家分头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个家庭中,上班的4个都是医生,可谓“医生之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进行了分工:父亲郝书录在家照顾两个孙子,郝振华和母亲王俊芹、妻子任晓芳、弟弟郝振国履行职责,先后冲上战“疫”一线。郝书录在照顾孙子之余经常到疫情防控卡点执勤。
郝振华是林州市临淇卫生院(又称林州市第三医院)院长,负责辖区13.5万人的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可以说是重任在肩。“虎江负责医疗救护、卡点检测、发热门诊工作;成飞负责卫生所医生防疫工作指导,返乡人员数据统计,发热患者转运安排及跟踪回访……”每天的医院工作会议,郝振华紧张有序地安排完医院的各项工作,就马不停蹄地奔赴各村,发放防控用品,转运发热病人,指导开展疫情防控,检查各村诊所工作开展情况,一直忙到深夜。
抗击疫情期间,郝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一家人正好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只是尽自己的责任而已,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我们还有更多的同事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奉献在一线,只要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1月27日,郝振华带领临淇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庄严地签订了请战书,摁下了一个个红手印,表达了随时为这场特殊战役冲锋陷阵的决心。1月30日,面对鲜红的党旗,卫生院全体党员再度召开誓师大会,高高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誓言响彻淇河之滨,全体医护人员面对疫情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先量一下体温。你有什么症状?最近吃什么东西了?”在临淇镇石门寺村诊所,郝振华的母亲王俊芹也在忙碌着。她今年64岁了,是一名乡村医生。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每天忙着给村民测量体温、看病抓药,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返在村里逗留闲逛、串门聊天人员,指导本村百姓抗击疫情。
郝振华的弟弟郝振国在林州市东姚镇卫生院工作,负责在发热门诊接诊,每天要接待约30名问诊群众,每天从7时忙到19时,中午休息时间很少。从1月26日到31日,他一直没休息。
郝振华的父亲郝书录今年63岁,照顾两个孙子是其主要职责。看到家里人都为疫情防控工作忙碌,他想,自己是一名党员,总得做点什么。有空的时候,他就去村口卡点执勤,但总觉得做得不够。2月1日,在与老伴儿商议后,他拿着500元钱交到村党支部书记郭明启手中,说:“我也帮不上大忙,你看村里需要啥就买点。”
郝振华的妻子任晓芳是林州市肿瘤医院的护士,于1月26日主动请缨到林州市太行大峡谷高速公路路口疫情防控卡点工作。她有两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4岁。1月26日到2月10日,两个孩子没有见过他们的妈妈。身为母亲,任晓芳爱自己的孩子,但身为医护人员,她更明白自己的神圣职责,她毅然决然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工作岗位。从高速公路卡点轮班休息回到医院后,任晓芳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到医院西门协助预检分诊台工作。
“晓芳在疫情面前奉献爱心,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天使,美的象征!奉献让我们的天使更美丽!”同事听说她的事迹后,纷纷为她点赞。
2月3日,郝振华在微信中与妻子相约:“你在北,我在南,疫情过后再相逢。”
郝振华的同事看到了这条微信,纷纷转发。这条微信温暖和鼓舞着淇河两岸的乡亲们。□记者 刘剑昆 通讯员 元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