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难忘林县广播站

作者:李金富   发布时间:2020-09-15 11:16   来源:安阳新闻网

  我与林县广播站结缘于1976年,此后数年间在广播站发表各类新闻稿件百余篇,并有幸在此结识了李银录、赵东生、王献青、秦志仓、李志敏;林县团委李建梅、李银栓、常秋云、李瑞芳、付志安;林县人武部姬安邦、赵留忠、王贵生、阴春生、秦文成;林县县委宣传部张运山、常俊杰、唐兴顺、元立平;河顺公社王义民、魏元喜、李东生、李德成、李发奋、李元兴、李丑文等数十位对我人生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学习楷模。回望人生,那时候能健康快速成长得益于广播站广大编导们的悉心指导,得益于这些恩师益友们埋头耕耘自有收获的苦干精神指引,榜样如同丰碑召唤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这些精神养分涵养了我、滋润了我、成全了我,师恩终身难忘。

  小时候我最爱听小喇叭广播,1960年代到1980年代,家家通的小喇叭是党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连接广大农村广大农民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也是全国人民了解国内外大事小情的重要途径。当时的有线广播,我是每日必听的,一日不听,就如同丢了什么。从收听广播到为广播站积极投稿,成为广播站的常客,是小喇叭改变了我,是广播站为我插上了飞向理想、飞向儿时梦想的翅膀,是广播站为我架起了通往希望通往无限未来的桥梁,是林县广播站为一个农家子弟为一个怀揣梦想不知将向何处的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难忘起早摸黑踩着自行车到林县广播站投稿时的忐忑心情,难忘收到用稿通知时的喜不自禁,更难忘挑灯夜战熬尽心血写成的稿子却石沉大海时的失落失望。正是与林县广播站的这段旅程改写了我的命运,难忘与广播结缘的岁月,难忘林县广播站,感恩林县广播站。

  缘起于1976年,当时我写了一篇有个叫李海生的小学生,舍生忘死跳进池溏勇救落水儿童的人物通讯,在广播站编导老师的精心修改后,一经林县广播站在小喇叭里广播,全村人奔走相告。打那时起,我写稿的积极性更高了,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到田间地头采访发生在老百姓中的好人好事,渐渐的写稿越来越多,县广播站用稿率也越来越高。做梦也不曾想到是广播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是广播成就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是1973年在林县第九高级中学校办工厂无线电组学徒,1975年至1980年留校任代教(教导处刻印材料、校食堂炊事员),那几年发表稿件近百篇,被公社文教、公社党委和县文教局发现,调我到所在地学校任初中教师,后推荐到县师范进修,毕业后被借调县文教局办公室任《教育简报》主编。1985年因当时在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数百篇,多次被地委、市委和军分区评为优秀通讯员,被省人劳厅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四十余年来,写稿的笔从未停下,深入采访的步伐从未停下,我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各类稿件2000余篇,均为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事,撰写的各类调研报告多篇发表在国家级报刊电台,有的用红头文件专发,并形成了制度规定,为社会的良序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梦想需要舞台来展现,林县广播站正是托起我梦想的舞台。这后来的一切都是林县广播站为我铺垫了起点,夯实了做人做事的基础。几十年来,我对广播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我把一、二、三代有线广播喇叭当作宝贝珍爱珍藏着,我把林县广播站用稿通知书珍藏着,我把林县广播站投稿的初稿珍藏着。几十年来,我对林县广播站的情感历久弥新愈发浓醇。(作者 李金富)

  难忘与林县广播站携手走过的不平凡岁月,难忘林县广播站,感恩林县广播站,诚谢林县广播站的恩人们,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子孙们,代代相传!( 作者 李金富)

 

责任编辑:李艳丽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