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抗美援朝老兵彭乐戴晓昆夫妻访谈

作者:秦晓 乔光   发布时间:2020-10-28 11:07   来源:安阳日报

原标题:结缘疆场 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老兵彭乐戴晓昆夫妻访谈

彭乐(右)、戴晓昆夫妻


  70年前,数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跨过鸭绿江,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和平。他们是值得被时代铭记的人。

  很少出现夫妻二人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况。记者听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说,我市有一对抗美援朝夫妻老兵,他们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日子,因共同的经历结缘,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10月26日,记者专程赶到我市一家养老院拜访了彭乐、戴晓昆这对抗美援朝夫妻老兵,听他们述说那场血与火的经历。

  彭乐,1933年出生,1953年从广西怀着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奔赴朝鲜战场。当时,他在师政治部工作,虽然不在一线战斗部队,但对70年前那场艰难困苦的战争依然记忆犹新、终生难忘。彭乐说:“我们的武器装备根本没法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他们武装到了牙齿,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等应有尽有。而我们靠的是一股不服输的革命勇气与敌人战斗。我们没有制空权,敌人的飞机整天在天空盘旋,狂轰滥炸,后勤补给全靠手抱肩扛。我主要负责运送弹药,尽管不在第一线作战部队,但也面临着不少风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金城反击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上级命令我们立即给前线部队运送弹药。我们20多人组成一个小分队,扛着弹药箱就上路了。一路全是群山峻岭、山间小道,走路十分艰难。为躲避敌机轰炸,我们既要在战壕里行走,还要搞好伪装,唯恐暴露目标,遭到空袭。尽管战争很残酷,但我们并不害怕,都怀着对美帝国主义一腔仇恨,只想打败他们。正走着,听到敌机声,大家以为被敌人发现了,赶紧隐蔽,确定没有暴露目标后继续前行。一次,一发炮弹飞来,瞬间夺去了一名战友的生命,另一名战友被炸伤。我们擦干眼泪,迅速爬起来,继续高喊口号,扛起弹药箱继续前行,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确保前线部队及时用上充足的弹药。我当时就只有一个信念,就算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要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任务,打败美帝国主义,保卫新中国。”彭乐说。

  彭乐的妻子戴晓昆,1936年出生,1955年入朝参加运送伤员工作。她思路清晰,记忆力强,对70年前发生的那些事历历在目。她说:“我的老家在辽宁丹东,与朝鲜仅一江之隔,美国的炮弹经常落到家乡的土地上。白天,乡亲们不得不去山上躲避轰炸,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恨之入骨。”

  志愿军招收广播员,戴晓昆初中毕业,因普通话讲得好被征召入伍。她加入志愿军列车队,负责往国内运送伤员。尽管抗美援朝战争临近结束,但运送途中依然危险重重,敌特分子千方百计为运送工作设置障碍。一次,他们途中发现前方铁轨上有一块大石头,就赶紧刹车。戴晓昆一点儿也不害怕,跳下列车,与战友一起清除路障继续前进。每当看到重伤或牺牲的战友,戴晓昆总会停下来默哀几分钟,表达对战友的尊重和哀思。

  戴晓昆怀着深深的眷念回忆起在朝鲜结婚的点点滴滴:“到朝鲜后,我与彭乐在一个部队工作。1957年,我拿着护照,坐着列车,专门到丹东民政部门进行婚姻登记,回到朝鲜就和彭乐把婚结了。因为是在朝鲜,在部队,没有仪式、没有婚纱、没有喜宴,只有战友的见证。”然而,戴晓昆一点儿也不后悔,反而有一种自豪感,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在异国他乡与自己心爱的人结为伉俪,是多么令人难忘的一件事。

  2007年,在戴晓昆和彭乐50周年金婚纪念日到来之际,他们专门去照相馆拍摄了一组婚纱照。戴晓昆笑呵呵地说:“我们补拍的婚纱照片至今还在卧室的墙上挂着呢,算是弥补一个小遗憾。”

  党中央、国务院为铭记志愿军战士的丰功伟绩,表彰他们的抗美援朝精神,专门为他们颁发了国家级纪念奖章。彭乐、戴晓昆抚摸着金光闪闪的纪念章,泪流不止。他们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奖励。有了这枚奖章,什么付出都值得了。” 知情人士介绍,彭乐、戴晓昆十分低调,从没炫耀过抗美援朝的功绩。他们一直强调,没啥可写的。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保卫世界和平走到了一起。他们始终相亲相爱,相知相助,成为一段佳话。

  彭乐,从原市公安干部学校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休。戴晓昆,是市公安局副科级退休干部。采访结束时,两位老人一再叮咛记者:“一定要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当下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一定要格外珍惜,发愤图强,加倍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强我中华、实现中国梦多多贡献力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两位老人轻声地哼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安阳日报》记者 秦晓 特约记者 乔光 文/图 

责任编辑:李艳丽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