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滑县:闯出中原农区脱贫致富新路子

作者:王建民   发布时间:2020-12-22 12:09   来源:安阳新闻网


  12月22日,安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安阳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滑县专场新闻发布会。目前,滑县4.1万户13.6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滑县2012年被确定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赶考的勇气、攻坚的锐气、成事的底气,全力打响脱贫攻坚战、成果巩固战,闯出了一条中原农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和国务院扶贫办核查,成为全国率先脱贫的28个贫困县之一。2016年底,全县17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有序退出。目前,全县4.1万户13.6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解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底的3912元增加到现在的13843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产业基地逐步壮大。依托传统农区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了一批产业扶贫基地,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又方便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双赢,农村人口红利得到释放,传统农区小农经济实现突围。


资料图片


  县域经济蓄势勃发。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政策催生出一批产业园区、扶贫基地、卫星车间,壮大了产业,培植了税源,增加了收入,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移风易俗到文明新风,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知名贫穷户”到“致富小能手”,群众自主“造血功能”明显增强。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全县数万名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访贫问苦、精准帮扶,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锤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转变了作风,赢得了民心。

  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滑县扶贫工作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关心和支持。2015年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专程莅滑调研指导,并先后两次对滑县扶贫工作作出批示肯定。滑县也应邀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及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脱贫攻坚中外记者见面会;在全国贫困县党政正职脱贫攻坚专题研讨班作经验交流;相关做法列入中组部全国扶贫干部培训教材;全国100多个县(市、区)到滑县学习交流扶贫经验。


资料图片

  在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滑县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强组织、建机制,夯实脱贫攻坚责任。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及时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工作例会、战令交办、专班推进、督导问责等制度,确保工作落地见效。鲜明脱贫一线识别选拔干部导向,重点提拔成绩突出的扶贫干部。高扬考核指挥棒,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考核的主要指标,细化考核方案,严格考核制度,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开展帮扶工作,凝聚起了强大攻坚合力。

  二是稳保障、筑防线,确保政策落地落细。靶向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逐步形成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保兜底多措并举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实行参保资助、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政策,大病实现专项救治,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率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全县困难群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实现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施教育资助,全县无因贫辍学学生。大力实施“六改一增”、危房改造等工程,确保住人无危房、危房不住人。严格落实“应纳尽纳、应保尽保”政策,积极探索“3+2+1”供养模式,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贫困群众进行集中供养或医疗机构集中托养,为实现全面小康“保驾护航”。

  三是固根基、补短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统筹整合资金,扎实推进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累计硬化道路1236公里,实现公路、客车村村通;新建改造集中供水工程22处,实现水质水量达标全覆盖;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小学35所,升级改造乡村小规模学校19所,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大力实施农村坑塘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兴产业、促就业,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始终将产业作为发展之基、增收之源,多方施策,精准对接,不断增强扶贫内生动力,拓宽就业渠道,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通过产业激励带动、就业务工引导、公益岗位开发等一系列措施,贫困户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创新发展“总部+卫星工厂”带贫模式,吸引了波司登羽绒服、金泰制衣、常青服饰等一批知名服装企业纷纷入驻,把“卫星工厂”建到村头,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在带动村民脱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种植、畜牧养殖、特色加工、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扶贫产业,实现了县有带贫龙头企业、乡有扶贫产业园区、村有产业帮扶基地、户有增收致富门路的“四有”目标。

  五是树新风、扬正气,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突出“扶贫先扶志与智”的工作理念,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着力引导贫困户树立自主脱贫思想,为其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有力支撑。连续四年评选“两好两孝”模范,大张旗鼓表彰1.5万余名典型,并通过戏剧、小品等艺术创作,依托“百姓宣讲直通车”等载体大力宣传。扶贫再扶智,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庭院经济奖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改善庭院环境,拓宽增收渠道。同时,持续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鼓励贫困劳动力掌握1至2项实用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六是抓党建、促脱贫,筑牢脱贫战斗堡垒。注重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基层组织优势变成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推行农村干部、党组织星级管理机制,先后评选385个星级村党支部9863名星级村干部,累计奖励补贴907万余元。积极开展村级组织整合优化试点工作,采取强村联弱村、大村帮小村等模式,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对软弱涣散后进村进行整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了组织基础。

责任编辑:王建民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