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谱华章 砥砺奋进新征程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综述之滑县篇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作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中国烧鸡名城,滑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中勇于探索、开拓奋进,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务实苦干,在粮食生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建领航
组织战斗力全面加强
“首先,大家的政治标准、理论标准、工作标准要高。其次,大家要有强烈的本领恐慌、能力危机、履职压力,自觉向书本求知、向实践取经、向群众请教,与时俱进增强本领,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县委书记陈忠在县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说。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抓党建、夯实组织基础,就是铸就铜墙铁壁的战斗堡垒。五年来,滑县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风雨考验中保持政治定力,在改革发展中勇于破浪前行,在服务群众中躬身入局。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考验,都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把准方向、矢志奋进。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滑县一向高度重视,进行专题部署,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高标准目标任务,创造性开展工作,各项任务在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道口古镇鸟瞰(滑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学用贯通,增强业务本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枕边书”“案头卷”,从中学方法、悟原理、育格局。通过“办读书班深学、每日潜心悟学、开设课堂讲学、党员结对研学、新媒体随学、特殊群体送学”等形式,在全县掀起了多形式融入、沉浸式学习、办实事担当的党史学习教育高潮,有序推动全县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创新工作方式,改革成效显著。实施党支部建设“百家示范”工程,优化组合行政村,清产核资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全面整顿。设立党员示范岗,提高服务能力。推行“村事民当家”制度,实施“十户联治”,服务群众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担当作为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整改问题8714条。
完善考评机制,队伍战斗力不断增强。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对农村干部实行动态化星级管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积弊,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提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深化以案促改。高质量完成十一届县委巡察全覆盖,全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五年来,全县推荐评选省、市、县优秀驻村干部300余人,评选星级村干部1.2万人次,累计发放星级津贴740万元;评选五星级党组织483个,累计奖励村级经费392万元。整合资金1.19亿元,扶持集体经济项目213个,村均增加集体经济年收入4万元~5万元,全县行政村均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清零破万”。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赵秀珍四十年如一日做种子研究,在农业“芯片”开发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驻村第一书记齐尚山身患尿毒症仍然坚持带领半坡店镇闫河屯村群众脱贫致富。河南最美环保人物贾尚锋为环保公益奔走30多年。河南省疫情防控身边好人、安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宋建光严把疫情防控关,带领老店镇小屯村群众奋战在基层一线。
五年来,滑县县委、县政府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密切同各部门、各基层组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美同心圆,拉近了党群距离,锤炼了干部队伍,转变了工作作风,成就了不凡业绩,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产业升级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滑县聚焦县域治理,奋力晋位争先,聚力出亮出彩。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91.7亿元,是2015年的1.58倍,年均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5%,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现代农业再创辉煌。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滑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万亩,以白马坡、卫南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核心,打造了全省最大的50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总产达162.48万吨,“中国小麦第一县”的地位越来越稳,“豫北粮仓”的名片越擦越亮。
县城鸟瞰(王子瑞 摄)
走在滑县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一幅现代化农业景象展现在眼前……“俺有108亩地在示范区,庄稼能这么好,多亏了建设高标准农田。”白道口镇种粮大户刘飞超说。
转型升级取得进展。滑县抢抓机遇、破立并举,着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扩规提档,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聚焦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制造主导产业体系,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8个,累计完成投资327.22亿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网络零售额累计达64.12亿元。服务业2020年增加值完成169.29亿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7.4%。
在河南华泰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近年,为企业量身打造的惠企政策年年有、年年新,遇到问题也有相关部门上门指导、全程服务,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总体来说,这几年,企业发展不断加快,规模逐步壮大,效益持续提升。”谈起如今的发展,该公司负责人十分欣慰。
城乡建设提质增效。东拓西进、南延北扩,五年来,滑县搭起了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可容纳60万人的中等城市框架,县城规划区设30个社区。“东部高端商务、西部文化传承、南部产业支撑、北部生态休闲、中部传统商业”的功能布局已经形成。
区位优势日益突显。高铁、高速公路、铁路、公路联运,滑县南北贯通、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如火如荼。郑济高铁滑县设站,濮卫高速公路、安罗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公转铁”专用铁路项目正在建设,国道230、省道306、省道307等公路的建设使用,为滑县带来无限商机与活力。
牛屯镇高营村(刘 雪 摄)
厚植民生共享发展。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财政民生累计投入270.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5%,每年都有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万元,年均增长9%。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提升,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成就感显著增强。
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掀起了新一轮经济转型跨越的浪潮;一组组数据,见证着项目建设新的跨越。五年来,滑县坚持以创新促发展、用改革破难题,不断突破发展瓶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生机与活力。
文化厚重
古韵滑州展风采
滑县始为颛顼之都,继为封侯之国,前承炎黄、后启尧舜,有史记载5000余年,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滑县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大运河滑县段,明福寺塔,县委、县政府早期建筑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和9处省级文保单位。另有馆藏文物 3356件,其中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三级的文物 362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大平调、大弦戏、二夹弦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口烧鸡、万古羊肉卤、秦氏绢艺、道口正月古庙会等13项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故道家纺、秦氏绢艺等项目,通过大力引导和积极扶持,已经发展成为重点文化产业。
滑县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80位现代化转盘式挤奶设备(尚明达 摄)
道口烧鸡、八里营甜瓜、老庙牛肉等饮食文化资源不胜枚举,道口古会、三家村竹马舞、莲花灯舞等民俗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木版年画、安绣、秦氏绢艺、故道家纺手工老粗布等手工技艺文化资源种类繁多。
滑县旅游开发风景独好。五年来,滑县按照创建旅游标准化示点县要求,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中原民俗旅游、特色旅游商品四大主题旅游文化资源。
道口镇原是设在黄河西岸鲧堤上的一个渡口,水路的发达,将道口镇的特产,沿着卫河流域,一路传播,道口烧鸡的异香,就是由这条路径传播到海内外的。
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的道口烧鸡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滑县一块闻名全国的“金字招牌”。道口烧鸡制作技艺,已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全县共有烧鸡生产企业27家,这些烧鸡企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了新时代华彩。
畅游滑县,一处一文化,一步一景观。大运河滑县段于2014年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河景观风貌优美。道口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滑县名片;森林公园占地 2.5万亩,被誉为“天然氧吧”;滑州西湖绿翠环绕、碧水蓝天、景色宜人;瓦岗寨旅游景区集历史文化展示、现代农业观光和风味餐饮为一体,吸引众多游人慕名而来。
滑县文化活动绚丽多彩。五年来,“舞台艺术送基层”“舞台艺术送农民”每年巡回演出700余场;“送电影下乡”每年1.2万场以上;“农民丰收节”“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文艺活动连年举办;县委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和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开展对象化、分众化理论宣讲和文艺宣讲等共计600余场,直接和间接受众20余万人,实现乡镇(街道)和县直各单位全覆盖。
郑济高铁滑县段施工现场(李 刚 摄)
同时,滑县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惠民、理论宣讲等活动,组织评选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两好两孝”等,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吹向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全县荣获全国、省、市、县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220人,评选全国、市、县三级文明家庭56户,省、市、县、乡、村五级乡村光荣榜2159人,全国、省、市、县四级文明村381个。
乡村振兴
“面子”“里子”双提升
五年来,滑县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县4.1万户13.6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滑县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滑县将产业作为发展之基、增收之源,不断培育壮大扶贫内生动力,拓宽就业渠道,栽“富根”、开“富路”,确保脱贫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筑牢乡村振兴“里子”工程。
“一天140块钱,不耽误照顾家,比出去打工强。”正在半坡店古典家具园区车间忙碌的工人刘爱玲说。
“半坡店家具园区是县委、县政府规划的重点乡镇产业园区之一,建设投资7.7亿元,总占地121公顷,已入驻企业29家,有效带动周边3000人稳定就业。”该镇党委书记冯娟介绍。
近年,该县打造了滑县产业集聚区1个省级园区,白道口镇电线电缆、老店镇粮机、王庄镇制冷设备、半坡店镇仿古家具和留固镇静脉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产业的集聚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滑县精准发力,鼓励支持乡镇依靠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变传统农业为绿色功能农业,让乡村走上农业规范化、集约化生产之路。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24亿元,实施项目326个,新建市政道路34条,新增城市绿地155.47公顷;改造农村户厕13.5万户,清洁取暖“双替代”20.2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386公里;20个乡镇集镇提质全面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国泰粮丰 金黄玉米(魏家尚 摄)
滑县将生态宜居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相继投入改造资金2.73亿元用于省、市、县级示范村建设,提升了154个村的基础设施水平。
八里营镇西草坡村以前垃圾乱堆乱放,村内环境一度脏、乱、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村“两委”带头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硬化路面、实施“厕所革命”、栽种绿植……
“过去大街上坑坑洼洼,污水流得遍地都是。你瞧瞧现在变化多大,不仅新修了路,还建了排水管道和花池,就像换了个村似的。”说起村里带来的变化,从小就在这村子里生活的王学进高兴得合不拢嘴。
滑县通过村庄规划编制、垃圾治理、绿化亮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生态工程等,改善乡村面貌,促进生态宜居。滑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五年,滑州人秉持优良作风,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在弘扬精神中攻坚克难,在务实重干中开拓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建党百年的新征程中,滑县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龙头,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努力走富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富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中等城市的绚丽篇章!
滑县新区广场(滑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原标题:栉风沐雨谱华章 砥砺奋进新征程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综述之滑县篇
(统筹:张红琳 策划:秦志杰 撰稿:尚明达 张森 席瑞娜 梁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