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开局“十四五” 喜迎党代会|看我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成就:沃野平畴地生金

作者:记者 刘剑昆 邱峰 郭凡 任贵伟 特约记者 徐淑霞   发布时间:2021-09-11 08:04   来源:安阳日报

林州市茶店镇农民采摘菊花 (资料图)  

近年是我市农业发展力度较大、农民得实惠较多、农村面貌变化较显著的一个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我市各县(市)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在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广大农民为之受益,钱包逐渐鼓了起来。

“今年的谷子又获大丰收啊!”9月7日,林州市东姚镇宏鑫洪河小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迷存查看谷子的生长情况后说。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刘迷存的家乡北坡村和洪河村一带地处富钾区,盛产优质谷子。多年来,他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这一独特的资源成立了东姚洪河米业有限公司和宏鑫洪河小米专业合作社,注册的“东姚洪河”商标还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他通过土地流转,与10多个村的2500户农户签订谷子收购合同,涉及1000公顷土地,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林州市茶店镇胡家沟村在扶贫部门和农技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胡家沟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出辐射周边多个村的中药材产业带,药材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收入5000万元,带动6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茶店镇有“菊花之乡”的美誉。该镇延伸产业链条,于2015年年底建成以菊花为主原料、年产1万吨优质保健酒的林州市太行酒业有限公司,形成了立体产业格局。

在位于林州市采桑镇境内的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人在河南红旗渠食用油科技有限公司的流水作业线上作业,一瓶又一瓶核桃油进入包装箱。该产业园总规划占地106公顷,设计总投资20亿元。园区包括生产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展览展示区、生活配套服务区,重点培育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加工,以二产加三产辐射带动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全产业、全链条发展。目前,已有河南红旗渠食用油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涉农企业入驻。

“去年,我种的小麦每667平方米地产量650公斤、玉米每667平方米地产量750公斤,每667平方米地净赚1600多元。”9月6日,安阳县瓦店乡种粮散户老张笑着说,“今年,我家的小麦产量更高。要不是7月中下旬连降暴雨导致玉米受灾,今年的收入肯定比去年高。”

“今年由于暴雨,我种的玉米损失惨重。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安阳县辛村镇北庄村种粮大户王秀芹坦言,“这几年,全县粮丰价好,农民手里有了积蓄。今年虽然受灾,但是我们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大多还能承受。”

近年,安阳县(示范区)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推动农业质量效益综合提升。2020年,该县粮食总产量达44.61万吨,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01万公顷,累计发展种粮大户280户、家庭农场246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28家,其中两家获评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

“目前,这里种植特色小麦20多公顷,每667平方米地产量400多公斤。”9月5日,在汤阴县菜园镇的安阳东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田间,该公司负责人李君说。他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主研彩色小麦种植,现在已有黑麦、蓝麦、雪麦、紫麦等多个功能型小麦品种。

东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彩色小麦只是汤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该县建成6667公顷优质专用小麦基地核心示范区,涉及古贤、菜园、任固等乡镇,辐射带动全县种植优质小麦2.3万公顷,并促成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益海嘉里(安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达成小麦收购合同。2020年,汤阴县粮食种植面积达7.3万公顷,总产量达58万吨。同时,该县依托优质小麦、优质艾草、优质食用菌、优质畜牧业、优质林果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三禾农庄、安阳市九头仙艾业等现代农业园区,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截至目前,该县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47个,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86家,其中世界500强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43家。

9月3日,在内黄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马上)基地的大棚内,工人正在围着辣椒、甜瓜、黄瓜、西蓝花、白菜等瓜果蔬菜不停地忙碌着。该基地是现代农业扶贫示范项目,总投资6900余万元,建有25栋高标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和45栋新型钢架双拱双膜塑料连栋大棚,主要承担产业扶贫、示范带动、职业农民培训、融合带动等。

近年,内黄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链同构”“四优四化”,打造“四平台一基地”产业链条,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建成六大设施瓜菜生产片区,巩固了全省第一蔬菜生产大县的地位,形成了“平台服务、智能监管、绿色发展”的内黄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发展向优质全产业链发展的突破。

如今,果蔬产业已成为内黄县的支柱产业,该县从事果蔬产业的农民年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万公顷,年产量达273.47万吨,总产值54.1亿元。其中,设施蔬菜约1.4万公顷,总产量199万吨,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该县先后荣获中国蔬菜之乡、全省十大优质蔬菜基地、全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十大优质蔬菜基地等称号,成为覆盖安阳、辐射周边地区的“菜篮子”产品供应基地。

“我们家有7.2公顷地在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以前浇地需要好几个人,现在一个人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每667平方米地每年能节约100元、增产40公斤。”滑县白道口镇郝村种粮大户刘飞超说。

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占地面积3.3万公顷,是全省最大的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该示范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为粮食稳定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滑县有13.4万公顷耕地,是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十二连冠’县。”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慧涛说。如今,该县高标准粮田达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62.5万吨,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09家、家庭农场1365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有3个。

在滑县八里营镇,甜瓜种植已发展到16个村,面积达1344公顷,5年来总交易量在1.75亿公斤以上,实现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这是该镇在种植小麦、玉米之外探索出的一条致富新路。

“今后,我们不能光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效益,要在‘新’和‘精’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将精品甜瓜这块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八里营镇党委书记常啸说。

原标题:沃野平畴地生金
——看我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成就

(安阳融媒记者 刘剑昆 邱峰 郭凡 任贵伟 特约记者 徐淑霞)  

责任编辑:张丹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