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二:“融”出新天地 加码幸福感

作者:李婧瑜 张璐   发布时间:2021-09-13 08:23   来源:安阳日报

殷墟景区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安阳融媒记者 李婧瑜 摄) 

金秋时节,古城如画。林虑山间,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熠熠生辉,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身处闹市,古城修复后的仓巷街、县前街,带你追忆往昔、回味乡愁;向北远眺,洹水波光粼粼,殷墟遗址古韵依旧……游人沉醉其中,被我市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

“安阳,一座宝藏城市。”这是“遇见最美安阳”2021短视频大赛的宣传语。数以万计的普通人通过一段段朴实的、酷炫的、唯美的、感人的短视频,记录和古城安阳有关的文化、旅游、生活……仅抖音平台播放量就达5.5亿次,将讲好安阳故事的流量转化为树立古都新形象的能量。连续两届“遇见最美安阳”短视频大赛的成功举办,带来的传播和带动效应能量巨大,让安阳这座城市魅力更胜。

2016年9月,中国共产党安阳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题为《转型发展,务实重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区域性中心强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给我市文旅融合和文物保护工作赋予了全新的动能。

过去的五年既是安阳文旅融合迈出步子的五年,也是文旅产业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创新突破的五年。这五年,我市因地制宜推进产业融合、项目保护,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地域文化,挖掘文化旅游内涵,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全面提升旅游品质。这五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认真做好“融合”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使文化、旅游、文保真正实现融合发展、齐头并进,切实增强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市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借书、看书,“城市书屋”成为大家最爱去的地方。在基层,每一个社区、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使居民共享各类文化、体育资源,让公共服务真正惠及百姓。如果你是一名文艺爱好者,那么,这五年的变化你的体会将更加深刻。演出机会更多,大批专业团队和社会志愿者团队深入基层,从看演出到自己登台,人人都是“艺术家”。

这些都得益于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百姓随处可以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这五年,我市重点围绕突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投资1.7亿元建成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58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乡、村两级全覆盖。“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通过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实现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市文广体旅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有市级图书馆2个、群艺馆1个、县级图书馆3个、文化馆8个、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1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80个、“农家书屋”2248个。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时光回转,2017年,全国出台了最强文旅项目扶持计划,一大批优秀项目落地,安阳旅游同样搭乘上这班跨步发展的高速列车。

太行山环抱的林州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在这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游、生态游……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旅游模式正以令人赞叹的速度高质量发展。5年内,林州市成为安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更是缩影。在今年发布的《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中,安阳成功跻身最具人气的红色旅游目的地TOP10,红旗渠景区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在报告中盘点的热门的“红色+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中,林州市名列前茅。

安阳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在2020年8月11日召开的全市文化旅游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作为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我市文化旅游逐步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现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我市将加快打造“两核三板块六组团”发展格局,以保护传承弘扬甲骨文文化、红旗渠精神为主线,以全域旅游为主导,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真正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文物事业百花齐放

活化利用惠及民生

“手持‘考古神器’,层层挖土,细细扫去浮沉,就如同打开‘考古盲盒’一样又惊又喜。”来自山西太原的赵大鹏回忆起在安阳做考古志愿者的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赵大鹏是我市招募的考古志愿者之一。去年12月,我市开启“公众考古模式”,全国各地的考古爱好者纷纷走进古城安阳,体验考古乐趣。

招募考古志愿者是我市活化利用文物事业的重要举措。5年来,我市坚持把项目作为文物活化利用的载体和平台,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融合发展。

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保护利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殷墟遗址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文化项目。殷墟遗址作为首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被明确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市编制完成《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实施殷墟宫庙及入口区环境整治一期工程、王陵区环境整治工程,有序推进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保护展示和洹河殷墟段景观改造等,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展开。殷墟遗址博物馆进入建设阶段,完成了殷墟遗址博物馆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工作,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等形式筹措建设资金5亿多元,并于2020年11月23日开工奠基。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事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关国家文化安全。5年来,我市不断提升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安全形势明显好转。5年来,我市全力以赴做好殷墟安全整改工作,殷墟安全整改被国家文物局誉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的一个标杆。我市投资1.2亿元的殷墟智慧技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成投用;联合推进信息联网,将遗址保护区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公安“天眼”系统,创建“智慧殷墟巡更系统”;加强文物、公安、消防、检察长效合作机制,建立打击文物犯罪7项工作机制,制定《文物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法人违法整治等专项行动;实施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建立市、县文物安全监控平台,将视频监控信息接入市公安局文物保护支队技防中心,有效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原标题:“融”出新天地 加码幸福感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安阳融媒记者 李婧瑜 张璐)

责任编辑:张晓萌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