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聚焦全国两会|黄艳:解决短板问题 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作者:记者 王庆华   发布时间:2022-03-09 10:35   来源:安阳日报

解决短板问题 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聚焦全国两会)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教育局局长黄艳

安阳融媒记者 王庆华

肩负光荣使命重托,承载全市人民期望。连日来,正在北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驻安全国人大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依法履行职责,建睿智高远之言,献务实管用之策,做好安阳人民的“代言人”,把“安阳声音”带到两会上。

3月7日会议间隙,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教育局局长黄艳在与本报记者电话连线中表示,作为连续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已是她第十次赴京参会。为开好会议,她和另外4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积极进行视察调研,为提好议案建议、审议好各项报告及有关法律文件进行了精心准备。

“本次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教育部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同时,围绕两大重点来开展工作,一个是促进教育公平,另一个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这些内容成为代表关注的热点。”黄艳说。如何解决现实工作中阻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问题?她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加大中央对县(区)财政支持力度 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黄艳说,安阳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66所,在校生676329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以县(区)为主的管理体制,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自2016年起,全市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了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和校舍安全维修长效机制,保障了学校的基本运转,改善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然而,根据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目前,我市各县(市)区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都存在不达标的情况。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上学的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学校短缺、学位短缺、教师短缺、教学设施短缺等问题突出,教育经费亟待加大投入。

“去年起,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要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通过政府购买学位、‘公参民’学校改制、政府收购或租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等,坚持义务教育公有属性。”黄艳说,按照相关方案,全市需要投入数十亿元的巨大资金,这就给县(区)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为此,黄艳建议,进一步加大中央对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和中央财政对市、县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充分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参会,黄艳还带去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安阳市东部粮食核心主产区引黄支持力度的建议》。黄艳说,安阳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季节型缺水城市;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同时也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内黄县更被誉为“瓜果蔬菜之乡”。长期以来,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在没有其他可靠稳定地表水可利用的情况下,两县充分利用黄河水,持续推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然而,因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分配较少、落实不够等原因,安阳东部粮食核心主产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成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测算,安阳滑县、内黄县引黄灌区尚有2亿立方米的水量缺口,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黄艳说,“为保障粮食生产,农田灌溉大量使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2010年以来,安阳年均引水1.16亿立方米,低于全市引黄指标1.35亿立方米,且引水时间多集中在主汛期前非灌溉时间,不能充分发挥灌溉作用。

鉴于水资源短缺及引黄问题对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黄艳建议,在黄河水指标再次分配时,充分考虑安阳东部平原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统筹黄河分水引水,对沿黄各大灌区引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调整增加并落实安阳市分水指标,保障沿黄各地区按照分水指标引足、引够。

责任编辑:张丹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