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晒数据 成绩骄人

作者:黄亚楠 牛思明   发布时间:2018-01-04 09:14   来源:安阳网

原标题: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晒数据 成绩骄人

□记者 黄亚楠 牛思明

  核心提示:昨日,一股寒流侵袭我市,让人们明显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从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传来的一组组数字却让人感到阵阵暖意,振奋人心。一年来,市委常委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克难攻坚,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2017年,预计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此外,还有哪些数字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城市的发展?本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数据1

产业转型:50多亿元陆港项目落地

  2017年,我市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上,我市围绕钢铁、煤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安阳。安钢集团提质强体效果明显,冷轧全线贯通,家电板、汽车板等产品相继下线;市四大焦化企业衍生产品有60多种,产品终端链、产业链不断延伸;安彩高科与中建材合作投资35亿元生产药用玻璃,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在新兴产业培育上,我市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电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签约落地。全市已有5个高速新能源汽车项目、8个机器人制造项目、1个智能终端项目和1个黄金珠宝项目落地,签约入驻通用航空企业12家;投资50多亿元的国际陆港项目签约落地;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对殷墟、袁林、马氏庄园、岳飞庙等精品旅游线路进行了重新规划。

数据2     

城乡面貌改善:118条市政道路改造提升

  2017年,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着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城市基础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顺利推进。改造提升118条市政道路,190个园林绿化项目有序推进,25个分流岛、122个新建公交港湾投入使用,迎宾公园、CBD公园等17个100亩以上公园,43个游园,人民大道、文昌大道、文峰大道、中华路等7条生态廊道开工建设,城市道路更加畅通,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文化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有序进展。规划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一中新校区、市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启动市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等公共设施项目,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教育、医疗和文化需求,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市容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开展小广告和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整治,整治13212块门头牌匾;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拆除,拆除10302处、636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积极解决城区“半拉子”工程问题,49个“半拉子”工程,已复工46个,完成19个;统筹推进环境卫生提升、交通秩序、私拉乱扯、店外经营等专项治理,有效促进了市容环境改善。

  城乡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实施县城提质工程,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950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数据3     

科技创新: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

  2017年,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启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建设,安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双休双创”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总投资5亿元的内黄农业科技博览园正式开园,安阳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安阳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河南省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个、省科技进步奖4个,中棉所转基因棉花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获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

数据4     

污染防治:10月至12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达标天数同比增加22天

  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安阳的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我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17年,我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问责治理大气污染。加大对“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取缔不达标企业2579家。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提标治理,制定了16个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规范,完成了11家钢铁、26家水泥、149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污染治理。强力拆除10蒸吨及以下小型燃煤锅炉636台,实现了全市小燃煤锅炉清零。严格管控机动车污染,规划了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组织开展大型车辆尾气和油品抽查。“电代煤”“气代煤”、集中供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环保工作在上半年全省考核中位居第一。10月至12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达标天数同比增加22天。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我市完成建成区20个黑臭水体治理和“一河、七沟、七坑塘”清淤工作,封堵排污口850个。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146家畜禽养殖场全部整治到位,“两库一泉”清理整治成果不断巩固,水质持续好转。在全市建立了四级河长体系。

数据5     

生态环境改善:新创建10个省级生态村

  2017年,我市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规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京港澳高速城区段绿化,完善提升南水北调生态带,启动南林高速和西北绕城生态廊道建设,营造林16.52万亩。全面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和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新创建10个省级生态村和49个市级生态村。

数据6     

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方面支出达185.6亿元

  市委常委会认为:“只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让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85.6亿元。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三大群体就业工作,全年预计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积极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圆满完成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及困难群众信息采集工作,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3780套,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16000套,货币化安置率达77%。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我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市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增加到8所,8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成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排头兵;全市一本、二本上线率持续增长,分别为18.82%和59.97%;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专业建设项目试点学校。深化健康安阳促进行动,我市获“全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先进单位”称号;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重点人群签约率60%以上,贫困人口签约率100%,全域就诊率8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更新纯电动公交车500辆,市区新开或延伸公交线路13条,新开旅游线路3条,开通安林、安汤旅游公交;完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三期项目,引进3000辆共享单车,全市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达到1万辆,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数据7     

脱贫攻坚: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4.38亿元

  2017年,我市巩固完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全年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4.38亿元,完成省下达我市21400人贫困人口减贫、64个贫困村脱贫退出、992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突出产业扶贫,建成产业扶贫基地309个,产业扶贫车间57个,有效带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强化金融支持,构建金融服务、信用评定、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体系,新增扶贫贷款19.64亿元。突出医疗救助,建立县级农村贫困人口政府医疗保障专项救助基金,全面落实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门诊慢性病政府救助五重医疗保障,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责任编辑:王崭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