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民族精神的脊梁 专访总指挥杨贵
杨贵(右一)在红旗渠施工现场魏德忠摄影
杨贵(左)向记者讲述风云岁月
核心提示
50年前,穷山又恶水,在苦干还是苦熬的艰难抉择下,林县人民遇沟架桥、遇山凿洞,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50年后,荒山变桑田,林州人民继承发扬红旗渠精神,弹奏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发展四部曲,让林州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走路不忘修路人,看着林州50年的沧桑巨变,人们的目光掠过当年的老照片,向红旗渠的建造者们致以敬意。杨贵,时任林县县委书记,决策并领导了红旗渠的修建工程。3月29日,记者来到北京,拜访杨贵,一起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知道大河报,是一份敢说真话影响力很大的报纸”
3月29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北京方庄,走进杨老的家。老款布艺沙发,简朴的家具,窗边几株绿植,屋内显得整洁安静,只有迎面墙上的一幅红旗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随后,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主人走进会客厅,如果不是满头银发、眉毛雪白,你不会想到杨老已经88岁了。“你们是大河报的记者吧,昨天听说你们要来,真好啊!我知道你们大河报,印象很好。我看过多期大河报,这是一份敢说真话、影响力很大的报纸。”没想到杨老对大河报这么了解,再加上爽朗的笑容,温暖有力的大手,顿时没有了距离,不像采访,更像一家人似的聊天。
记者拿出特意带来的近期大河报,杨老认真地翻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说,“大河报不错,内容丰富,实事求是,弘扬正气。”
“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认真,实事求是,修渠和办报纸是一样的,这样才会得到读者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谈起修建红旗渠的人和事,杨老记忆犹新。 “我身体还好,谢谢老家人对我的关心和惦记”
记者告诉杨老,在到北京前一天,记者在红旗渠分水岭见到了当年的多位红旗渠劳模,如任羊成、付银贵、彭士俊、李天德、王朝文、李改云、郭秋英等,并为他们拍了照片,他们托记者向杨老问好。杨老很激动,时隔几十年,还能当场指出照片的人是谁,多大年龄。
随后,杨老问起他们现在的身体情况,并表示,这些劳模和更多的林县干部群众,当年都为修建红旗渠立下了汗马功劳。
“谢谢老家人对我的关心,我身体还好!感谢他们还记着我!”面对众人的关心,杨老说,他去年曾有一段时间在医院看病,现在身体好多了,就是听力不好,需要戴助听器,要不没法交流。
对于何时能回河南、回林州看看,杨老说,有机会他一定回去。前几年曾回去一次,老家人太热情了,拉着他就不让走,晚上吃过饭了,就住在老乡家。有说不完的话题,谈不完的事情。“这可比睡宾馆强多了,睡得踏实。”谈起回去的一些事情,杨老还特激动。 “修渠最大的困难是不被理解,来自外界的压力”
50年来,红旗渠的事迹已被广泛宣传,但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说起这个话题,杨老说不是穷困,也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来自外界的质疑声,说他在最困难时期不顾群众死活,修渠是不合适的。其实,他就是为了群众的死活才修渠的。
杨老说,1954年4月,他26岁时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之前在太行山打游击时,他就听说林县十年九旱,老百姓平时都不洗脸,长年累月不洗衣服,只有在婚丧嫁娶这些大事来临时,才舍得去缸里舀一点水来,全家人合用一个洗脸盆,洗完的水也舍不得丢掉,或给牲口喝,或拿去浇菜。因此,林县的姑娘嫁人是“不图你的万贯家产,就图你有水洗脸”。
杨老说,当时的情况是,不修渠,群众没水吃,要继续苦熬,修渠,群众需要勒紧腰带,苦干。最后,县里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请大家在苦熬还是苦干中间抉择。对此,林县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决心,纷纷表示,只要能把水引过来,苦干是没问题的,修渠一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修渠期间,曾有不少人对此工程表示质疑,杨老说,只要能让老百姓吃上水,其他都是小事儿。在1960年3月6日召开的盘阳会议上,他表态说:我们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都要高举着红旗前进!建议把引漳入林工程,改名为红旗渠!此话掷地有声,全场鼓掌通过。
忆起峥嵘岁月,杨老总结说,“我只认准一条,老老实实工作就行了。林县祖祖辈辈缺水盼水,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对不住老区人民!尽管压力很大,但我还是顶住了。而且以后的实践也证明,修渠完全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 “实事求是,让我们在困难时期还有3000万斤储备粮可用”
红旗渠从1960年开始修建,正逢三年困难期间,全国吃粮普遍困难,林县如何保证解决修渠工程的粮食供应的呢?杨老表示,这应该得益于他们的实事求是。
杨老告诉记者,实事求是是需要勇气的,1958年,很多地方虚报粮食总产量,而林县上报的粮食实际亩产是100多斤。实践证明,吹得越凶的地方,老百姓吃饭就越困难。而1959年底,林县盘算家底时,还有3000多万斤储备粮可用。“我们后来还专门拿出1000万斤粮食来支援其他困难地区。还是实事求是好啊!”杨老说。
对于“困难时期上马这么大的工程,有没有把握”的问题,杨老说,他15岁就参加抗日,战火中他琢磨出这样一个道理:实事求是、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修渠时,他们手里有290多万元经费和3000多万斤储备粮可以动用。工程动工前,县里派出了三路人员去进行了实地考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是蛮干,而是做了精确测量和设计,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一段渠先通后,群众看到水后干劲就更大了。 “发扬红旗渠精神,既要敢于创新,又要脚踏实地”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被人们广泛了解,国家有关领导也多次批示,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那么杨老最看重的是哪方面呢?
杨老告诉记者,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他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离开哪方面都不行。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杨老多次提到一句话:“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杨老说,他一直信奉一句话:群众最关心的事,就是大事。“当时,林县在做一项重大决策前,都会和群众商量,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自作主张。只要决策正确,老百姓一定会同意,会支持。修建红旗渠就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群众积极参与,这么庞大的工程才能完成。”
杨老表示,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地为群众办实事。
新时代的年轻人该如何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杨老表示,红旗渠精神其实也是一个敢于创业、敢于创新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既要敢想敢干,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那就有收获,就会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
采访结束时,杨老不顾身体劳累,为“大河报纪念红旗渠通水50周年特刊”题写刊名:“红旗渠民族精神的脊梁”。对大河报的百万读者,杨老欣然写道:“向大河报的读者问好!愿大河报越办越好!”(记者张震高志强实习生牛静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