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安阳桥
安阳解放前的安阳桥。(资料照片)
安阳美,美在洹河水。
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安阳桥是洹河城区段现存最为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两岸南北的一座重要桥梁。
安阳桥历史悠久,是安阳城区的地标建筑,在家乡人心目中举足轻重。早在五代后晋时期,安阳桥这一名称就已出现,不过在当时位于今安阳桥西1里处,又名洹桥,是一座冬修夏撤,低矮简陋的草桥。安阳桥最初为一座漫水桥,即一年中三季可通行,每当夏季主汛期来临之时,河水则漫过桥面,南北交通被阻断。
据历史文献记载,今安阳桥始建于元代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位于安阳城北洹河之上。1338年石桥建成之际,元中书左丞许有壬作《彰德路创建鲸背桥记》刻碑铭记之。
元代所建的安阳桥为三墩四孔,桥身北高南低,酷似一条头北尾南的巨鲸卧于洹水之上,远观石桥宛若水中之鲸背,故名鲸背桥。昔日宏伟壮观的鲸背桥下,汹涌的波涛至桥墩处分流回溯,春水秋波,波澜壮阔,声若雷霆,成为明代安阳著名的八大景 “鲸背观澜” 之所在。
民国十八年(1929年),桥梁的石栏杆被洪水冲毁,后经重修。1937年11月,日寇侵占安阳,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曾炸毁老桥南段两孔,以期御敌。抗战胜利前夕,行将溃败的日寇又将当时临时修复的桥梁毁坏。安阳解放后,政府于1951年修复了千疮百孔的安阳桥,桥梁全长109.8米,桥宽10米,高8米。今天我们看到的桥下七孔涵券,中间的涵券比旁边稍微高大一些,净跨径为9.1米,边孔跨径在8.1米至8.6米之间。
清末民初直至安阳解放初期,安阳河航运发达,其下游经楚旺入卫河可直抵天津。当年郭家湾、安阳桥附近均建有水运码头,安阳桥的桥涵之下能通过往来的货船,桥涵中孔可供较大的船只通行。
古代修建的桥基和涵券均由大块条石砌筑,缝隙用石楔卯接连在一起,非常坚固。桥墩下两面均砌成直角分水尖,以利行洪。这样宏伟壮观的建桥规模,不仅是“全县石桥之冠”,在当时也应当算是豫北名桥。
安阳桥还有一个特殊称谓叫御路桥,源于安阳桥历来就是沟通洹河南北的官道,车来人往络绎不绝。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与八国联军议和之后返回北京途中,道经安阳,曾将老城区西华门街的文昌阁作为临时行宫。回銮的圣驾经过洒扫一新的安阳桥,这座桥因而有了御路桥的别称,甚至桥北西侧与道路平行的排水渠也被冠名为御路沟。
往昔安阳桥桥面两侧的石栏杆上,雕琢着近百个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石狮子,这些雄狮有的在嬉戏,有的好像在沉思,造型精美,气度不凡,可惜桥梁经过历次重修,这些珍贵的石狮子早已不知所踪。
1964年,与七孔旧桥浑然一体的三孔钢筋砼梁式桥取代了原来漫水石坡凹型路面,安阳桥加长至153.7米,宽10.6米,从而满足了交通和泄洪的需求。1988年安阳桥改扩建,将东西两侧各加宽3米,桥长仍为153.7米,桥宽达16.7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85米,提高了桥梁的行洪和通行能力。
2011年,我市实施城建三年计划,市政管理者又对安阳桥的桥面、路灯和护栏进行了高标准的整修,增设了桥头立柱和护栏间的实心福字图案,安阳桥变身“百福桥”。每到夜晚,在璀璨的景观照明下,安阳桥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洹水中,愈发显得绚丽多姿,古老的安阳桥焕发出青春的容颜。
安阳民间有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到安阳桥赶庙会、“遛百病”的习俗。每年的这天清晨,各条道路中的人流都向安阳桥涌动,很多人都会走到袁林附近,买上一束柏枝儿,用红绳儿系着,企盼来年的生活更加平安富足。古庙会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蔚为壮观,各种风味小吃让人们大饱口福,各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竞相登场亮相,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庙会一直到傍晚时才会结束。
一座桥梁贯通洹河南北,连接历史与未来。如今的安阳桥,河水潺潺,风光秀美,两岸是大片绿意葱茏的游园绿地,成为古都安阳的一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