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龙振山:渔洋村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3-09-04 10:33   来源:安阳新闻网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5号),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 8月26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等915个村落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市的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榜上有名。记者专程来到渔洋村,采访了渔洋村的守望者——龙振山。

    在一般农民眼里,土地生长的是庄稼,而在龙振山眼里,土地承载的是历史。农民和考古,二者似乎不沾边,但龙振山却用30多年的执着,积累起3000件文物收藏,形成6000年的历史链接,将农民与考古两个概念完美地叠加在了他的身上。

    1974年,27岁的龙振山和村里人一起到村东头挖坑种苹果树。无意间,他们几人挖出了一些陶片和陶坯,上面土锈斑斑,但刻的花纹却简单别致。这些陶片和陶坯出自什么年代,是否珍贵?龙振山带着它们骑着自行车辗转十几公里来到当时的安阳市博物馆,时任馆长的刘顺鉴定这些陶片为商代遗物。这件事对龙振山的启发很大,从此,他便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对文物的收集和研究上。

    龙振山告诉记者:“我订了一本当时比较统一的《工农兵考古基础知识》,上面就说,仰韶(文化)啥器物啥形状,到龙山(文化)是啥样子,到商(文化)是啥样子。这是一方面,再一方面就是到安阳市博物馆请教专家。拿着这样器物,专家说啥时候啥特征啥特点,陶质呀,一问就知道了。”

    龙振山的家是个小小的四合院,他的“博物馆”就设在这个小院的东厢房里。这间屋子面积不足40平方米,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本本文字资料挂在墙上。铝合金玻璃柜沿墙整整摆放了一周,玻璃柜里面琳琅满目的文物,按照年代顺序整齐摆放。从仰韶文化、龙山二里头文化、夏商文化,到春秋、战国、秦文化,再到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一直到明、清时期文化,在这里都能通过文化展现出来。新石器时代的卜骨和陶片、商代的陶器、战国的鼎壶,数不胜数。粗犷、简明的线条就像一道道年轮,诉说着它们各自的年龄和一段上古时代的故事。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令人心醉。

    龙振山讲到:这个陶罐口沿是从我们村东北地采集回来的,上面有一个字叫陶文。这个字就是说一个人用两个手在敲鼓,这是一个“鼓”字。这个字和甲骨文是同期的,但是它要比甲骨文更稀少,在全国来说,只发现七、八十个陶文。这样的口沿主要是一个商代的陶罐,盛水盛粮食用的,从现在来说是一个非常稀少的一个器物。由于上面有个字,更显得它珍贵。

    早些年,龙振山已经把这些展品对每个村民、每位游客免费开放。如今,龙振山已经67岁,他收藏的文物将归于何处?

    龙振山告诉我们答案:现在曹操墓,就是安阳高陵博物馆,在这个规划上已经把我这里规划到它那里面了,随后要在这儿建一个像样的博物馆,建好以后就把东西都挪到里边了。

    当记者问道:“要啥补偿不要?”

    龙振山说:“那一般还要啥补偿类,那就给了国家了。”

    在今年7月,龙振山获得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他这个小小的博物馆直通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长河。他收藏的文物证明渔洋村6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对渔洋村按朝代归类的文物评价是:“渔洋村悠久历史的有力佐证。渔洋村可以看作是一个中国普通村落6000年演变的标本。”

责任编辑:0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