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合涧镇石板沟村探访记:藏在大山深处的明珠
这是一个特殊的山村,它位于林州市合涧镇西部的大山深处,与山西省平顺县、壶关县毗邻,因这里盛产多色石板,便有了石板沟的村名。这里村民居住分散,姓氏众多,13个自然村分散在9平方公里的太行山上,像镶嵌在玉盘上的一颗颗明珠。
初夏的时候,我们曾经探访过石板沟村。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好久,但那个颇带几分神秘色彩的小山村,那些勤劳善良的村民,久久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促使我们不吐不快。为此,在久违的今日,我们写下这篇通讯,与读者一起欣赏山村的美丽、山民的善良和朴实。
车下安林高速公路,一路驶向西南的太行山深处。只容一辆汽车通行的沙石路蜿蜒在绝壁之上,我们的采访车艰难地爬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后,只见山坳中突现一个小山村,满眼绿意和沁人心脾的花草清香顿时洗去了我们一身的疲惫,这就是我们当晚要留宿的石板沟村。
土蜂蜜
下午5时,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宁静的山村,青青的石板路,袅袅的炊烟,让人不由想起“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诗句。蹚过浅浅的溪水,绕过几处废弃的石板房,我们来到石板沟村的一个自然村——小庙村,远远看见一个中年妇女走在前头。她叫韩苏美,年轻时在外务工,也在村小学教过书。其丈夫李保生在村里的水电站工作,一儿一女都在县城买了房子,老两口留在村里帮他们带孩子。
一边聊一边走,我们随韩苏美来到她家院前。一条规整的水泥坡道,门前是码放整齐的柴堆,木梯、锄头等挂在院墙上。“在俺村,家家户户都把农具挂在院墙上,取用方便,而且不怕雨淋,你们可别小瞧了咱山里人的勤劳朴素。” 看出我们好奇的神情,韩苏美快言快语。
说话间,男主人李保生下班回来,他一边招呼我们在院里的小凳上坐下,一边打开了话匣子:“小庙村6户人家都姓李,是一个门里的亲戚,村里有个红白事,都是全村出动。俺家的院门口有两个土蜂窝,是俺和村里人一起上山采药时捉来土蜂王引来的蜂群。这是我们几家人合养的土蜂。山里漫山遍野都是刺槐、荆条和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土蜂就从这些零星的蜜源采集花蜜。一窝蜂能产10多公斤蜜,等到明年惊蛰割了蜜,几家平分。土蜂采蜜期长,一年只能割一次蜜,在山里,1公斤蜂蜜能卖100多元,但我并没有拿蜂蜜来卖钱,除了自家吃,剩下的蜜都分给亲戚了。”在李保生看来,土蜂窝虽然搭在自家门口,但是大家一起发现的土蜂,就应该平分蜂蜜。
种块地、养窝蜂、打零工,温饱解决了,再加上国家为农民提供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李保生一家很知足。在小庙村,村民一起选择守着这份大山的宁静,而像土蜂蜜一样金贵的还有山里人的那份善良和淳朴!
雪光寺
在小庙村结束采访已是晚上8时多,石板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红趁着浓浓的夜色赶上山,与我们拉起了家常。他告诉记者:“俺村村民居住分散,常住人口不到200人。”原来,因战乱和灾荒,从山西和林州逃荒的农民躲进山,在有水源的地方开荒居住,形成了独户一村或三五户成村的自然村,这些自然村大都以地形或传说命名,最有名的是雪光村。夜色已深,谈兴正浓,王海红提到先有庙后有村的雪光村让我们心驰神往。
第二天一早,迎着旭日,我们登上了五峰山下的雪光村。村中的雪光寺被民居包围,与当地人讲究“宁住庙左庙右,不住庙前庙后”大不相同,要不是向导指路,我们几乎要把寺庙当成一座普通民居。没有高大肃穆的庙门,朴素的石头券庙门与普通农户家门一般,庙前石碑上镌刻着著名散文家唐兴顺的散文《太行雪光》。
看庙人是79岁的张来锁,他把我们带到庙里一块石碑前,斑驳的碑文早已模糊,只依稀看出《彰德府林县重修雪光寺石佛碑记》几个字。张来锁告诉记者:“听村里上辈人说,雪光寺的僧人收留了逃难到这儿的人,大家跟着僧人一起开荒种地,逐渐形成了雪光村。”怕我们不信,虚掩上寺门,张来锁随手把一袋馒头挂在自家门前,带我们到村西的山坡上找到了被河水冲刷的塔林遗址。下山途中,老人指着几座山峰告诉我们,这是月牙山,那是虎头山……最让记者惊奇的是钟表山。张来锁说:“现在是早上八点半,等日影完全盖住那块石壁,就该收工回家了。”记者抬表一看,时间果真不差,这种最古老的日影测时让我们不禁惊叹村民的智慧。
因为都从外乡逃难进山,雪光村有张姓、牛姓、万姓、秦姓、崔姓、吴姓等众多姓氏,村里最多时有80多口人。看庙人张来锁的奶奶娘家姓牛,当年全家从山西逃难过来,张来锁的爷爷用一筐土豆娶了她。如今,雪光村已经繁衍了五代人,年轻人都去山外闯世界了,只留下十几个老人和孩子。
在雪光村,五六户异姓村民就这样相处着,养成了不锁院门的习惯。平时要去谁家借个农具,遇到主人不在家,大家也是拿了就走,用完就还,送还时主人可能还不在家。村民郭宝英开玩笑说:“俺村十几个人相处得像一家人,平时谁也不吵架,否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雪光寺中那副醒目的“寺中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对联,印证了这里民风的淳朴。
大山魂
一座石板房,两条护院犬,二十几只散养鸡,房前一株牡丹花,屋后几棵香椿树……当我们几经波折登上海拔1200米的村子时,看到了石板沟海拔最高的老天岗村的全貌,作为最小的自然村,这里只有一户人家四口人:56岁的王启顺和妻子、80岁的老父亲和两岁的小孙女。
“村里最多时有五六户人家,其实都是一家人。”王启顺家祖上从采桑镇逃荒进山生存了下来。上山只有唯一一条路,不是老司机根本上不去;山上没有水源,全靠十几年前的一口旱井接雨水过活,因为生活不便,其他村民陆续搬下了山。“不打算下山了,这座大山是我们的根,如果我们也搬走了,老天岗这个村就没有了。”前几年,家里重写族谱,王启顺不但对自己家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有了一份传承祖业的责任。
说话间,山下来了老乡。“今年年初,村委会专门从县里争取资金在山顶修建水池,以后吃水和浇地都不用愁了。”王启顺说,由于4万元资金还没有到位,他家就先把钱垫上了,打算在雨季来前把水池修好,不误今年存水。“这也干了快大半年了,老乡的工钱谁出?”记者询问。“政府给的钱有结余俺就拿点,没有的话,就当给邻居帮忙了,山里人不惜力。”说话的人叫王米贵,今年73岁,他住山下的双窑村,每天走路到这儿要1个小时。
“别小瞧这座山头,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的指挥部,山上还有4个藏粮洞。”王启顺一边给我们讲故事,一边带我们顺着山崖往下走,在一棵歪脖树下,一个小小的洞口若隐若现,探身进去,却是一个不小的山洞。
“一处山洞能屯一吨粮食,这可是当时军队重要的补给啊。”王启顺指着洞口说,“藏粮洞的故事也就我们老哥几个说道说道,要是我们都下山了,村子没了不说,这些故事也就跟着消失了。”老人的话虽然朴素,道理却很深奥:如果大山没了故事,你说它还有魂吗?
王海红告诉我们,石板沟13个自然村还有11个村有住户。几十年故土难离的思想,让山里人用他们的淳朴、善良肩负着对祖业传承的责任,诠释着对故土的眷恋,他们坚守的不仅是家里的几分薄田,还守望着这座大山的历史。
如今,独特气韵的山水,世外桃源般的山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来这里度假,为石板沟村发展生态旅游带来新的希望。“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两天的采访行程结束,这句话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边,在阳光的照耀下,沿着顺畅、平坦的山路下山,远远望去逶迤山路一直向前延伸。(记者 黄亚明 李婧瑜)